[发明专利]车载充放电装置及充放电方法、智能汽车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1168.5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云;庞俊康;李兴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B60L53/16;B60L53/14;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 地址: | 2017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放电 装置 方法 智能 汽车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充放电装置,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直流转换器、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交流直流转换器与直流转换器串联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交流端与交流充电口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直流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直流转换器的一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电池包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直流充电口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直流充电口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载充放电装置使得具有给装置的新能源汽车能够适用于最高电压500v、750v,甚至是1000v的充电桩,进而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充放电装置及充放电方法、智能汽车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将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高压转14V电压转换器以及车载配电箱集成起来,命名为车载电源三合一,通过该技术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度。
当充电桩为交流充电桩时,通过车载电源三合一将交流转换为直流,为电池包充电。当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直流充电桩输出直流通过车载电源三合一直接为电池包充电。
但是,申请人发现,市场上大多数的直流充电桩的最高电压为500v、750v,无法为最高电压1000v的车辆充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充放电装置及充放电方法、智能汽车和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智能汽车无法适用于不同最高电压的充电桩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充放电装置,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直流转换器、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与所述直流转换器串联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交流端与交流充电口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直流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直流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电池包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直流充电口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充电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载充放电装置还包括车内电源接口和第三开关模块;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交流端和所述交流充电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车内电源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载充放电装置还包括车内电源开关,用于启动车内放电流程。
可选地,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预设电压的交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的直流电,以及将预设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的交流电;预设电压的直流电的电压值小于电池包包的电压;
所述直流转换器用于将预设电压的直流电升压至电池包包的电压,以及将电池包包的电压降压至预设电压的直流电。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放电装置。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放电装置的充放电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交流充电口插枪,若确定插入的是交流充电枪,且确定需要对电池包充电时,控制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和所述直流转换器依次开启,为电池包充电;
直流充电口插枪,确定充电桩最高输出电压小于电池包的当前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并控制所述直流转换器开启,为电池包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