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9904.3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婧;刘星星;胡梦博;徐晨阳;姜昊文;王富军;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三维 肿瘤 细胞 抗药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制备具有梯度孔径结构的三维间隔织物,梯度孔径结构即三维间隔织物的上层与下层的孔径不相同,上层的平均孔径为2~5mm,下层的平均孔径为1~4mm,三维间隔织物的间隔层的纤维或纱线的排列规律为V字型、X字型或灵活变化型;
三维间隔织物中,上层和下层的纤维或纱线的种类相同或不同,选自于丙纶和涤纶,粗细相同或不同;
间隔层的纤维或纱线的种类为锦纶或涤纶;
三维间隔织物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化加工而成;
三维间隔织物织造过程中采用空穿梳栉工艺;
(2)配制生物活性材料溶液,并将其与三维间隔织物在模具中复合后进行预冷冻和冷冻,制得支架预构体;
生物活性材料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
(2.1)按照1:99~399的质量比将生物活性材料混合于玻璃瓶内的乙酸溶液中,在常温下,使用磁力搅拌器以400~800r/min的转速搅拌进行溶解;
(2.2)将玻璃瓶倒置后搅拌4~48h;
(2.3)将玻璃瓶中混合物经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备得到生物活性材料溶液;
模具为无菌培养皿,或者为4孔板、6孔板、12孔板、24孔板或48孔板规格的细胞培养板;
复合的方法为浸渍法或涂层法;
复合的时间为4~48小时,预冷冻的时间为4~48小时,冷冻的时间为4~48小时;
生物活性材料为Ⅰ~Ⅳ型胶原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及其衍生物、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多肽、明胶、壳聚糖或甲壳素;
(3)对支架预构体进行真空干燥,制得复合支架预构体;
(4)对复合支架预构体进行交联处理,制得复合多孔支架;复合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贯通的大量孔洞结构,孔隙率为90%以上,平均孔径为10~50μm,厚度为3~15mm,形变为自身厚度50%时最大压缩强力为200~1300cN;
(5)将复合多孔支架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制得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
共培养的过程为:先将肿瘤细胞在平面培养1~7天后经培养基消化重悬得到肿瘤细胞悬浮液,再采用注射器或移液枪将肿瘤细胞悬浮液植入复合多孔支架中培养;
肿瘤细胞的植入密度为1~5×106/200μl;肿瘤细胞为前列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肾癌细胞、红白血病K562细胞、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或宫颈癌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真空干燥的时间为4~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交联的方法为光交联法、辐射交联法、热重交联法或化学试剂交联法;交联的时间为2~48h。
4.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制得的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应用,其特征是:用于药物敏感性检测,具体过程为:先确定目标药物及其对应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方法,再按目标药物对应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方法对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进行测试后,计算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细胞增殖能力及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东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9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挤出装置
- 下一篇: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