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发电装置及发电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7907.3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2;B01D53/46;B01D46/00;F01N13/00;F02B43/10;F02B63/04;F02G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克兰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气 发电 装置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1)通过气体收集装置(2)吸收垃圾填埋气收集站(1)内的填埋气,送入预处理装置(3);
(2)预处理装置(3)对填埋气进行预处理,脱硫装置(31)去除填埋气内的硫化氢后进入脱硅装置(32)去除填埋气的硅及其他杂质,再经初效过滤装置(37)去除粉尘或细小颗粒,然后经过冷却脱水装置(34)进行初步脱水,再以气液分离器(35)去除水汽,而后经过鼓风机(39)负压抽取,而后经过精密过滤装置(38)进一步去除杂质从而得到初步处理完毕的填埋气充分去除有毒有害杂质;
(3)气体浓度检测装置(4)对预处理装置(2)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检测,若检测合格,通过鼓风机(39)将预处理后的填埋气送入发电机组,若检测不合格,将通过鼓风机(39)将填埋气送入预处理装置(4)再次进行处理;直至处理后得的气体符合检测标准;
(5)预处理合格后的填埋气送入发电机组(5)进行发电处理;
(6)发电机组(5)在发电的同时实现电能储存;
(7)电能转换装置(6)将发电机组(5)发出的电转换为用电侧所需的电压;
(8)远程监控系统(8)用于实时监控垃圾填埋气的压力、温度、甲烷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对于超限进行报警并输出保护信号;
(9)同时实时检测设备故障并能及时进行报警;若设备出现故障,记录设备出故障的时间、故障状况,并以信息形式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
(10)余热回收利用装置(7)对预处理装置和发电系统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11) 发电机组的内燃机产生的高温尾气进入尾气处理装置(9)的三元催化室(91),三元催化室(91)内的三元催化剂催化尾气将其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再经过滤室(92)对尾气中固体颗粒进行过滤,最后再将尾气排出。
2.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填埋气收集站(1)、气体吸收装置(2)、预处理装置(3)、气体浓度检测装置(4)、发电机组(5)、电能转换装置(6)、余热回收利用装置(7)、远程监控系统(8)和尾气处理装置(9);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用于收集垃圾填埋气收集站(1)内的填埋气;所述预处理装置(3)与气收集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电机组(5)与预处理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尾气处理装置(9)与发电机组(5)的尾气排放口建立连接,所述发电机组(5)和预处理装置(3)之间设有气体浓度检测装置(4),所述电能转换装置(6)与发电机组(5)连接,远程监控系统(8)用于实时监控垃圾填埋气收集站(1)、气体吸收装置(2)、预处理装置(3)和发电机组(5)的实时数据;余热回收利用装置(7)与发电机组(5)的发热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包括单向收集器(21)、输送管道(22)和填埋气储存罐(23),所述单向收集器(21)通过输送管道(22)与填埋气储存罐(23)连接,所述单向收集器(21)包括锥形漏斗(211)、侧管(212)和单向截止隔膜(213),所述侧管(212)设置在锥形漏斗(211)的主管上,侧管(212)内安装一个单向截止隔膜(213);所述锥形漏斗(211)的入口处设有杂质过滤网(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9)包括三元催化室(91)和过滤室(92),所述三元催化室(91)的进气端连接发电机组(5)的尾气排放口,出气端连接过滤室(9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7)包括储水箱、换热管和散热片(73),所述散热片设置在发电机组(5)上,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储水箱(71)内,且与散热片通过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沂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9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