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率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及改性反渗透膜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15596.7 | 申请日: | 2020-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峰;邵斐斐;于立岩;仪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71/56;B01D69/12;B01D61/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制备 量子 方法 改性 反渗透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量子点的新方法,以量子点为基体,使用一种表面改性技术,使得量子点表面包覆单宁酸自聚合产物,改性量子点产物结构更加均匀,且大大增大了量子点的产量;并通过掺杂法制备改性聚酰胺反渗透膜,改性膜的通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本专利的方法,可以解决量子点产率低的问题,有效的增大其应用的范围,降低了成本。利用该种新材料制备的聚酰胺改性膜具有增大的通量。新材料的制备将在水处理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提高量子点产率的新方法,并将其用来制备掺杂改性的反渗透膜中,属于量子点的制备和应用领域。
技术背景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尺寸少于10nm的单分散球状纳米碳材料,亲水性好、机械强度,导电性好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和海水淡化等高精尖领域,但是石墨烯量子点产率低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本专利利用单宁酸的自聚合反应,在石墨烯量子点包覆聚单宁酸,得到改性的量子点结构,该量子点直径较为均匀,产率提高近5倍。
常用来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高量子产量的石墨烯量子点仍然较少,量子产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采用单宁酸的自聚合反应,在N-GQOD量子点基体上,包覆单宁酸自聚合产物,通过制备工艺的调控,制备了新的量子点。通过TEM发现,改性材料大小为5nm左右,有晶格结构,并且量子点产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一种高产率制备量子点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量子点为载体在其表面包覆单宁酸自聚合产物,得到产率成倍提高的新量子点。单宁酸在量子点表面自聚合反应如下:
本发明专利涉及到的量子点基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80ml柠檬酸溶液(100mg/ml)和20ml氨水转移到特氟龙内衬的高压釜中,在180℃下进行12小时的水热反应,得到淡黄色溶液。
淡黄色溶液在去离子水中透析4小时,透析袋型号(3000Da,Spectrum Lab.Inc.)。
透析袋内的溶液经10000rpm离心三次,取上清液干燥处理值得粉末N-GQOD。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单宁酸包覆量子点的工艺条件如下:
100mg N-GQOD添加到200ml的Tris-buffer缓冲溶液中(100mM,pH=8.5)。
Tris-buffer缓冲溶液配置:12.1gTris加到800ml纯水中溶解,用4M(1mol/L)HCl调节pH=8.5,定容1L,验证pH。
200mg单宁酸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常温搅拌反应24h。
所得溶液进行透析处理2d。
35℃真空干燥24h得到白色粉末为单宁酸改性的N-GQOD。
使用掺杂方法,将制备得到的量子点和改性量子点用在反渗透膜改性上,得到改性聚酰胺反渗透膜。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体量子点的TEM图片
图2为单宁酸改性后量子点的T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80ml柠檬酸溶液(100mg/ml)和20ml氨水转移到特氟龙内衬的高压釜中,在180℃下进行12小时的水热反应,得到淡黄色溶液。
淡黄色溶液在去离子水中透析4小时,透析袋型号(3000Da,Spectrum Lab.In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