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692.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吴松洋;李宁;谭懿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17/00 | 分类号: | G10L17/00;G10L15/26;G10L15/30;G10L15/06;G10L1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基于 语音 数据 审讯 谈话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前端设备和后台服务子系统,所述的前端设备与所述的后台服务子系统通过接口相连接;
所述的前端设备包括麦克风/声卡、收声模块和应用门户,所述的麦克风/声卡与收声模块相连接,收声模块和应用门户通过接口相连接,所述的收声模块用于根据麦克风/声卡传入的声音方向判断声音来源;
所述的后台服务子系统包括语音服务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所述的语音服务模块与所述的收声模块通过接口相连接,所述的应用服务模块与应用门户通过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语音服务模块包括语音服务端、声纹库、实时声纹识别引擎和实时语音转写引擎,所述的语音服务端的接收端与所述的收声模块通过接口相连接,所述的语音服务端的输出端与声纹库相连接,并通过接口分别与实时声纹识别引擎和实时语音转写引擎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服务模块包括应用服务端、审讯笔录及录音库和其它数据库,所述的应用服务端的接收端与所述的应用门户通过接口相连接,所述的应用服务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审讯笔录及录音库和其它数据库相连接,所述的审讯笔录及录音库输入端还与语音服务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设备包括两个麦克风/声卡,用于同时独立地收发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声模块包括收声模块硬件和收声功能的SDK包,通过收声模块将声音形成PCM音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门户通过收声模块访问语音服务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声纹识别引擎采用高维仿生模式识别算法。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语音转写引擎采用语音转写NLP技术。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用户在应用门户上下达的注册声纹指令或语音转写指令发送至收声模块,麦克风/声卡将接收到的语音发送到收声模块;
(2)收声模块根据应用门户下达的注册声纹指令或语音转写指令,将语音发送给语音服务端的注册声纹服务或语音转写服务;
(3)判断是否为注册声纹服务或语音转写服务,如果是注册声纹服务,则继续步骤(4);如果是语音转写服务,则继续步骤(5);
(4)语音服务端通过分析方法进行语音质量检测,判断检测是否通过,如果是,则进行语音增强,并将声纹特征及对应人存入声纹库;否则,返回信息至收声模块,收声模块返回信息至应用门户;
(5)语音服务端调用实时声纹识别引擎,将语音与声纹库的声纹特征进行比较,得出语音的说话人,并通过接口返回至语音服务端,同时将调用实时语音转写引擎进行语音转写,并通过接口返回至语音服务端;
(6)语音服务端将语音及转写成的文字发送至审讯笔录及录音库及收声模块;
(7)收声模块将审讯笔录实时返回给应用门户,应用门户通过接口访问应用服务模块进行操作处理;
(8)应用服务端根据查询条件检索审讯笔录及录音库和其他库,并将结果返回应用服务端,应用服务端返回至应用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基于语音大数据的审讯与谈话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进行语音转写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5.1)通过文本摘要提取和关键字提取关键信息;
(5.2)通过word2vec模型将词语训练为词向量;
(5.3)通过CRF条件随机场算法进行实体识别;
(5.4)通过双向LSTM技术生成长短期记忆网络语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6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厂及化工厂金相制样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视觉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