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2962.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方经纬;刘裕;刘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胡建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靠背 检测 装配 | ||
本发明提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包括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面架设在装配站框架上,该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通过在工作台面上基本的固定机构将所需要装配的靠背进行夹持,再通过增设的检测机构代替人工手动模拟检测,不仅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还通过机器的辅助,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受伤,使工作人员工作的环境更加安全,此外通过机器对很多装配后的靠背进行检测,代替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后的用力的力度不均匀,提高长时间工作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在制造过程中其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等部件都是分开生产的,在靠背的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扭力杆以及卷簧的装配,在装配过后需要由员工手动进行模拟检测,以便发现有问题当场处理,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力气,对工作人员增加不少负担,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该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通过在工作台面上基本的固定机构将所需要装配的靠背进行夹持,再通过增设的检测机构代替人工手动模拟检测,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且通过机器的辅助,也可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使工作人员工作的环境更加安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座椅靠背检测装配站,包括有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面架设在装配站框架上;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两组在工作台面相对设置的配重支撑板,所述配重支撑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的两端通过移动块与设置在配重支撑板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端与固定在配重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方在配重支撑板上安装有若干组配重块,若干组所述配重块的下半段截面为圆弧形,所述靠背连杆上通过若干组限位块两两配合安装有若干组包胶滚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一端通过电机固定板与上封盖板连接,所述上封盖板上在电机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旋转件固定板,所述旋转件固定板内通过轴承设置有电机连接轴,所述电机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扭矩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轴承贯穿配重支撑板并安装有第一快换夹具,所述第一快换夹具上安装有第二快换夹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组在底板两侧相对设置的限位立板,所述限位立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限位立板并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在限位立板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的两侧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贯穿限位立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有回复力驱动底板,所述回复力驱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扭矩传感器,所述第二扭矩传感器的一端安装有回复力驱动轴,所述回复力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回复力驱动轴座上,所述回复力驱动轴的上侧设置有过渡轴且回复力驱动轴与过渡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封盖板下方的两侧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设置在两侧的第一导轨挡块之间,所述第一导轨挡块固定在导轨固定板上,所述导轨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动连接板与上封盖板连接,所述导轨固定板的下方通过若干组支撑垫块与工作台面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电机连接轴进行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2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