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细菌中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5864.7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彤;周建行;高强;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红燕 |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细菌 中高 丝氨酸 内酯 物质 信号 分子 方法 | ||
1.一种检测细菌中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含有传感菌的生物传感器平板;
(2)将待测菌株或所述待测菌株的培养物上清液接种于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以及
(3)测定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是否响应及其响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菌是根癌农杆菌A1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无菌条件下,将含1.2%琼脂糖和50μg/LX-GAL的熔融态LB培养基平铺于无菌培养皿并凝固形成培养平板,然后在培养平板上进行打孔以形成8个直径为1cm的圆孔,其中每100mL所述熔融态LB培养基中添加20mL根癌农杆菌A136菌液,
所述待测菌株被接种到所述圆孔中,
当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上出现蓝色色素时判定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具有响应,并将接种所述待检测菌后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上出现蓝色色素的时间作为生物传感器平板的响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菌是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将解冻的待测菌株以与50uL OD值为0.3-0.4的菌液中的细菌数目近似相等的量直接接种到生物传感器平板的圆孔中并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
在步骤(3)中,观察和记录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上是否出现蓝色色素以及所述响应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对冷冻保存的菌株进行活化和传代培养,当在37℃、150rpm下培养至OD值为0.3时通过4℃、5000rpm下离心15min收集培养物上清液,接下来用1%的乙酸对所述培养物上清液进行酸化,将酸化后的上清液滴加到生物传感器平板的圆孔中并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
在步骤(3)中,观察所述生物传感器平板上是否出现蓝色色素以及所述响应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判定所述待测菌株之后,从所述待测菌株的培养物上清液中萃取所述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然后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所述待测菌株分泌的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过程来萃取所述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使用与所述酸化后的上清液等量的乙酸乙酯在分液漏斗内震荡15min,萃取两次,然后在40℃下旋转蒸发至干,之后复溶于第一体积的甲醇,再在40℃下氮吹至干,再次复溶于第二体积的甲醇,得到萃取后的所述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信号分子,用于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
所述第一体积是所述第二体积的4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8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漏电保护防回火氢氧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电机上的可拆卸刷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