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2067.3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倩;徐坤;范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28 | 分类号: | C07C319/28;C07C319/20;C07C3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4537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醚型位阻酚类 抗氧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阶段: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与硫二甘醇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第二阶段:减压脱除副产物甲醇;第三阶段:采用氮气吹扫与减压交替脱除未反应的原料,降温过滤收集固体碱催化剂,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合成工艺简单,无需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溶剂结晶提纯、干燥等操作,直接冷却即可得到产品;生产周期短,且减少了后期溶剂废液的处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氧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光、氧、热的作用,氧化变质生成酮、醛、有机酸等,致使设备润滑部件发生腐蚀;同时,上述氧化物质会进一步聚合形成油泥、漆膜等,不利于设备的润滑和散热,且过多的油泥容易引起活塞环粘结和堵塞油路。为了抑制润滑油氧化变质,延长润滑油使用寿命,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
目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润滑油中常用的抗氧剂。近年来,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增大推重比、降低耗油率,发动机的操作温度不断提高,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对抗氧剂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发动机排放规定日益严格,对发动机油中磷含量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ZDDP已不能满足润滑油耐高温及低磷低灰分要求。
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是一种无灰高温抗氧剂,其分子中既含有主抗氧剂的受阻酚基团,又含有辅助抗氧剂的低化合价硫(S)原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在润滑油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硫醚型位阻酚抗氧剂的制备是典型的酯交换反应,其有效产物转化率较低,通常仅在65%~90%,必须经过溶剂溶解、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才能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上述合成工艺操作繁琐、收率低、生产数量受限,难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量;因此,开发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US4085132公开了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6-二叔丁基酚、硫二甘醇、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滴加丙烯酸甲酯,采用乙醇溶剂结晶。该方法采用一步合成法,避免了对中间产物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结晶,简化了生产工艺。
专利US4228297公开了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首先以2,6-二叔丁基酚、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叔丁醇钾的作用下,合成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然后选用锂基催化剂,对中间体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选用乙醇对产品进行结晶分离。
专利CN102050768A公开了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及分离方法,该方法直接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硫二甘醇为原料,锡化物为催化剂,采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物、或者甲醇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与水的混合物对产物进行结晶,以将硫醚型酚类抗氧剂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从产物中分离出来,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收率。
上述制备方法存在的缺陷为:
1.专利US4085132和US4228297的有效产物转化率低,须经溶剂提纯才能达到要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结晶分离时,分离效果较差,产品收率仅达50%左右,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2.专利CN102050768A使用锡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反应结束后需加入乙酸破坏催化剂,然后进行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操作过程繁琐,并且需对溶剂进行回收、处理,生产成本较高,也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醚型位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