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9362.8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李长军;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宇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3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李梅 |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 器用 薄膜 加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包括上下重叠的两层绝缘层,在两层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电热合金箔回路,电热合金箔回路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引出导线,在电热合金箔回路与引出导线的焊接处设置有热熔胶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的制造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的结构稳定可靠,耐辐照性能好,总质量损失及可凝挥发物排放低,已在卫星等航天器上通过实际应用考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电加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硅橡胶薄膜电加热器、脲醛薄膜电加热器、环氧薄膜电加热器厚度在1.5mm以上,质量大于0.10g/cm2,不易弯曲,不耐辐照,不适合空间有限的情况,不适合真空场合,因此,不适合在航天器上使用。
聚酰亚胺薄膜电加热器具有良好的柔性、厚度小,在航天器上得以广泛使用,但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电加热器在耐辐照性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其总质量损失和可凝挥发物排放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耐辐照性能好、总质量损失和可凝挥发物低的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该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包括上下重叠的两层绝缘层,在两层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电热合金箔回路,所述电热合金箔回路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引出导线,在所述电热合金箔回路与引出导线的焊接处设置有热熔胶膜。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聚酰亚胺薄膜。采用以上结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柔性,厚度小,耐辐照,尤其适用于真空场合及空间有限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均采用CPI1A1/PP聚酰亚胺薄膜。采用以上结构,减少加热器的厚度,提高弯曲性能,降低加热器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合金箔回路为6J40电热合金。采用以上结构,提高了电热合金箔与引出导线的可焊性,使焊接更为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膜为AFA1/PP热熔胶膜。采用以上结构,AFA1/PP热熔胶性能稳定,利于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导线由多股铜导线组成。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稳定,使用可靠。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航天器用薄膜电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热复合机将电热合金箔与下层绝缘层热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基片,热复合机的控制参数为在高温保持阶段,复合层的温度范围为200℃±10℃,保温层的温度范围为180℃±10℃,降温阶段,复合层的降温速率为3℃/min-5℃/min,保温层的降温速率为3℃/min-5℃/min;
步骤二、通过图形转移工艺在复合基片上制作电热合金箔回路;
步骤三、将引出导线和电热合金箔回路焊接在一起;
步骤四、在焊接处放置多层胶片,通过热复合机将上层绝缘层、复合基片、引出导线和多层胶片热熔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热复合机的控制参数为在高温保持阶段,复合层的温度范围为200℃±10℃,保温层的温度范围为180℃±10℃,降温阶段,复合层的降温速率为3℃/min-5℃/min,保温层的降温速率为3℃/min-5℃/min。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电热合金箔回路的图形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a)、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出电热合金箔回路的线条宽度、线条间距、线条数量和有效加热尺寸;
(b)、根据绝缘层尺寸绘制出电热合金箔回路的图形。
采用以上方法,电热合金箔回路的图形精确,加热更为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宇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宇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卡自动更换设备
- 下一篇:燃煤电站动态机理模型建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