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药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3161.7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辉;胡伟;叶雨佳;万雯;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44 | 分类号: | A61K38/44;A61P17/02;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羧酸 还原酶 作为 制备 治疗 皮肤 创伤 药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建立大鼠皮肤创伤模型,采用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P5CR)进行治疗证实,P5CR治疗组大鼠愈合率加快,创缘组织炎症浸润程度较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高峰较早出现,说明P5CR在大鼠皮肤组织创伤愈合及修复过程中发生作用,因此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可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应用,具体涉及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创伤愈合是物种之间的一种保守进化的过程,包含空间和时间的交错,由三个互相重叠的阶段组成: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SeifertAW,2012;7(4):e32875,RichardsonR,2013Jun;133(6):1655-65]。炎症期以血小板聚集、凝血和白细胞迁移为特征;增殖期的特征是再上皮化、血管生成、纤维增生和伤口收缩;最后,重塑期发生在损伤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此期间伴随胶原和基质蛋白的产生,真皮对损伤作出反应,然后恢复到其损伤前表型[KirsnerRS,1993Oct;11(4):629-40]。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看家蛋白,是脯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可以将脯氨酸、鸟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5-吡咯啉羧酸(P5C)还原成为脯氨酸(Proline),从而参与了脯氨酸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反应[MengZ,LouZ,2006Sep;49(1):83-7]。P5CR不仅参与脯氨酸的合成,近年来研究表明其还可以诱导胶原的合成。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胶原蛋白构成胶原纤维,而胶原纤维在皮肤中的分布最为广泛。因此P5CR可以通过调节脯氨酸和胶原的合成而在皮肤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已经证实P5CR的缺陷可以导致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称为皮肤松弛症,致病的患者有早产儿特征[Reversade B,2009Sep;41(9):1016-21]。目前,尚未有将P5CR直接用于皮肤创伤愈合中的相关研究的报道。如果将P5CR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治疗,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P5CR是谷氨酸转化为脯氨酸过程中的重要辅酶,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可以上调脯氨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所有酶的表达[Hamanaka RB,2019Nov;61(5):597-606]。这表明TGF-β可以通过调节P5CR的表达而影响脯氨酸的合成,进而在胶原蛋白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表明TGFβ1可以促进伤口愈合。TGFβ1不但可以刺激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而且还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中纤连蛋白和胶原的合成,从而促进损伤的修复[Roberts AB,1993;8(1):1-9]。另外,TGFβ1还可以抑制新合成胶原的降解[McAnultyRJ,1991Jan31;1091(2):23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药物的应用,具体为P5CR在创伤愈合的早期阶段可以促进的TGFβ1表达。
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
人吡咯林-5-羧酸还原酶作为制备治疗皮肤创伤药物的应用,本发明中所述的P5CR的制备方法如下:
(5)将P5CR置冰上20分钟,常温下放置1小时,30摄氏度温箱30分钟。
(6)缓冲液(20mMCAPS,0.5Msodium chloride,PH9.4):常温下放置3-4小时,30摄氏度温箱30分钟。
(7)用缓冲液将P5CR稀释至终浓度0.0125mg/ml,配好后置于4摄氏度冰箱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3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