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脑电信号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2253.3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焦阳;张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电信号 检测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可穿戴脑电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佩戴在生物体的耳廓处,以获得所述生物体的脑电信号,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电极单元、处理电路和可穿戴外壳,每个电极单元包括电极、具有预设三维形状的衬底层和与所述电极连接的连接线,所述衬底层用于承载所述电极和所述连接线,
所述衬底层用于将所述电极单元贴附在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所述衬底层的形状是根据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的三维形貌确定的;
所述电极与所述目标位置接触,用于对所述目标位置进行检测,得到检测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极连接,接收每个电极的检测信号,并根据多个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所述生物体的脑电信号,在确定所述脑电信号满足响应条件时,基于所述响应条件发出对应的提醒;
所述可穿戴外壳用于承载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可穿戴外壳的结构形状与所述生物体的耳廓相匹配,以佩戴在所述生物体的耳廓处,
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电极单元包括接地电极单元、记录电极单元和参比电极单元,所述记录电极单元的目标位置包括所述生物体的乳突,所述接地电极单元和所述参比电极单元的目标位置分别为所述生物体的额头中心区域和耳垂,或者所述接地电极单元和所述参比电极单元的目标位置分别为所述生物体的耳垂和三角窝,
所述衬底层的材料包括柔性绝缘材料;
其中,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凹槽内、且所述电极除与所述目标位置接触的表面均与所述衬底层接触,
所述连接线全部设置于所述衬底层内部;
其中,所述响应条件包括病理条件,
所述处理电路在确定所述脑电信号与所述生物体的病理信号相匹配时,确定所述脑电信号满足病理条件,并发出发病提醒,不同病理条件对应不同的发病提醒;
其中,所述电极和所述连接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μm;所述电极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导线,所述导线的形状包括可延展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的预设三维形状与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可穿戴外壳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生物体的耳廓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条件还包括异常条件,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在确定所述脑电信号的幅值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脑电信号满足异常条件,并发出异常提醒;
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扬声器和/或LED灯,所述提醒包括声音和/或灯光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外壳包括弹力带和/或挂钩。
5.一种可穿戴脑电信号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脑电信号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硬质衬底上制备连接线和电极;
将所述连接线和电极转印至预先制备的具有预设三维形状的衬底层上,形成电极单元;
将所述电极单元与预先制备的处理电路连接在一起;
将所述处理电路安装到预先制备的可穿戴外壳中,完成所述装置的制造,所述可穿戴外壳的结构形状与生物体的耳廓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的三维形貌;
根据所述三维形貌确定所述衬底层的三维形状以及所述可穿戴外壳的结构形状,并制备所述衬底层和所述可穿戴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的三维形貌,包括:
基于影像云纹法和/或全息照相法确定所述生物体的目标位置的三维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2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