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泄漏特性器件的动态存储器及阵列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2133.3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清;钟宏涛;杨华中;曹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1C11/406 | 分类号: | G11C11/406;G11C11/4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泄漏 特性 器件 动态 存储器 阵列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泄漏特性器件的动态存储器及阵列电路,其中,动态存储器包括:写操作模块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写操作模块由具有低泄漏特性的纳米机电继电器组成,以利用其低泄漏特点延长动态存储器的保持时间。写操作模块与信息存储模块的写操作端连接,用于对信息存储模块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写操作;读操作模块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读操作模块与信息存储模块的读操作端连接,用于对信息存储模块内的状态信息进行读操作;信息存储模块包括写操作端和读操作端。由此,提高了动态存储器的数据无损保持时间,从而降低了动态存储器的刷新功耗,是一类漏电小、功耗低的动态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功耗存储设计以及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低泄漏特性器件的动态存储器及阵列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许多系统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大量的数据需要高性能存储器的支持。一个存储器性能的好坏由其存储容量、读写速度、功耗等因素的决定,其中任何一项性能的不足都会严重降低系统的性能。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SRAM相比,密度更高,因此DRAM具有每单位比特价格低、集成度高等优点,可以在较小的芯片上安装更大容量的存储器。DRAM包括常见的独立封装的主存储器(Main Memory)和集成在计算芯片中的嵌入式DRAM,即Embedded DRAM(eDRAM)。由于eDRAM可以和计算芯片集成在一起,因此与独立封装的DRAM相比,eDRAM可以节省更多的面积。在集成芯片日益小型化的今天,eDRAM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常见的一种eDRAM单元电路由三个晶体管组成(3-Transistor per Cell eDRAM,即3T/C eDRAM)。3T/C eDRAM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刷新问题。如K.C.Chun等人在JSSC 2011上发表的“A 3T gain cell embedded DRAM utilizing preferentialboosting for high density and low power on-die caches”所述,由于存在写晶体管漏源沟道、存储晶体管栅极以及写晶体管源极处反偏PN结等漏电路径,单元内所存储的电荷会不断地减少。当电荷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存储器会因为访问速度太慢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各单元电路需要周期性地刷新以维持存储器正常工作,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刷新周期定义为保持时间(Retention Time)。I.Bhati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上发表的“DRAM refresh mechanisms,penalties,and trade-offs”中指出,随着阵列规模的不断增大,刷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每次刷新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严重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频繁的刷新会阻塞正常的存储器访问操作,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性能。因此,降低单元内所存储电荷的泄漏,进而延长保持时间来降低刷新所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考虑到3T eDRAM所存储电荷的泄漏主要来源于写晶体管的亚阈值漏电(Subthreshold Leakage),因此寻找漏电极低的器件来作为eDRAM的写晶体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