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1055.5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军;刘国乾;刘俏;何萍;任小燕;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21D37/1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热 金属 塑性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包括:在金属件两端非绝缘部位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电源一端,将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另一端;打开所述电源,使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金属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使所述金属件进行自加热;将模具进行合模,使金属件发生变形,得到金属成形件。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能有效提高金属成形件质量,简化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性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的热成形工艺主要是先通过环境加热、电阻丝加热或者自阻加热等方式将金属成形件的温度升高至一定的温度,然后再施加成形力使金属成形件产生塑性变形。然而现有的热成形工艺由于需要提前将工件加热至较高温度,金属表面会存在氧化现象,且还存在成形设备复杂、成形质量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有效提高成形质量,简化工艺流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所述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包括:
在金属件两端非绝缘部位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电源一端,将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另一端;
打开所述电源,使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金属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使所述金属件进行自加热;
将模具进行合模,使所述金属件发生变形,得到金属成形件。
可选的,所述打开所述电源,使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金属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使所述金属件进行自加热,之前还包括:
调节所述电源的输出参数,对所述金属件的加热时间和加热电流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将模具进行合模,使所述金属件发生变形,得到金属成形件,具体包括:
调节模具成形压力,利用动力装置将所述模具进行合模,使所述金属件发生变形,得到金属成形件。
可选的,所述打开所述电源,使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金属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使所述金属件进行自加热,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模具和/或所述金属件表面进行绝缘处理。
可选的,所述打开所述电源,使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金属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使所述金属件进行自加热,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模具和/或所述金属件表面进行隔热处理。
可选的,所述金属塑性成形方法还包括:
所述金属件发生变形后,对所述金属成形件进行保温、冷却和保压;
将所述模具卸载,并将所述金属成形件取出。
可选的,所述模具为凹模和/或凸模。
可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机械螺旋加载或多连杆机构压力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是针对金属材料的一种新的塑性成形工艺,对具有导电能力的金属件进行快速自阻加热,在成形过程中对被加工的金属件进行升温,实现金属的快速塑性成形,具有回弹小,成形效率高,绿色节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1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疾病预测算法
- 下一篇:一种丁苯橡胶翻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