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0928.0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俊;陈斌;龚坚;黄福祥;李海波;高攀;刘道正;陈建光;赵彦伟;刘国梁;朱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8;C21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钢 精炼 炉渣 方法 | ||
1.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测定转炉钢液的终点氧含量;
将所述转炉钢液出钢,获得出钢钢液,在所述出钢过程中根据所述终点氧含量向所述转炉钢液中加入2~4kg/吨钢的小粒白灰,包括:当所述终点氧含量≤400ppm时,所述小粒白灰加入量为2.0~2.5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400~550ppm时,所述小粒白灰加入量为2.5~3.0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550~700ppm时,所述小粒白灰加入量为3.0~3.5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700ppm时,所述小粒白灰加入量为3.5~4.0kg/吨钢;
根据所述终点氧含量,向所述出钢钢液的渣面加入1.5~2.5kg/吨钢的第一缓释脱氧剂,获得含第一改质渣的钢液,包括:当所述终点氧含量≤400ppm时,所述第一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1.5~1.8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在400~550ppm时,所述第一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1.8~2.0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在550~700ppm时,所述第一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2.0~2.2kg/吨钢;当所述终点氧含量在≥700ppm时,所述第一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2.2~2.5kg/吨钢;
将所述含第一改质渣的钢液进行脱碳处理,获得脱碳钢液;
测定所述脱碳钢液的氧含量,根据所述脱碳钢液的氧含量向所述脱碳钢液的渣面加入0.5~1.3kg/吨钢的第二缓释脱氧剂,具体包括:当所述脱碳钢液氧含量≤200ppm时,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0.5~0.7kg/吨钢;当所述脱碳钢液氧含量在200~350ppm时,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0.7~0.9kg/吨钢;当所述脱碳钢液氧含量在350~500ppm时,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0.9~1.1kg/吨钢;当所述脱碳钢液氧含量在≥500ppm时,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的加入量为1.1~1.3kg/吨钢,后钢包加盖,获得改质超低碳钢精炼炉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释脱氧剂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55%~65%;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4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钢过程中,出钢量在1/5~1/3时,根据所述终点氧含量加入2~4kg/吨钢的小粒白灰;所述小粒白灰的粒径小于5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加入铸坯等待位的所述脱碳钢液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等待位加装有旋转布料器和钢包烘烤器,根据所得脱碳钢液的氧含量采用旋转布料器在钢包渣面加入所述第二缓释脱氧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钢包加盖,利用焦炉煤气燃烧加热渣面进行二次化渣,所述二次化渣过程中,煤气流量为200~400m3/h,氧气流量为150~300m3/h,氧燃比按完全燃烧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精炼炉渣改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碳钢为成品碳含量在0.0020~0.0010%的超低碳钢种;所述方法适用于150~350t的大型钢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9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