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7571.0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涤尘;康建峰;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陷 塑形用 生物 型假体 | ||
1.一种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其特征在于,生物型假体(3)呈椭圆弧形结构,包括与颌面骨骼 (2)接触的骨性界面层(3-1),骨性界面层(3-1)的层厚占生物型假体(3)总厚度的1/5~1/3,与软组织(1)接触的软组织界面层(3-3),以及假体主体结构(3-2),软组织界面层(3-3)的层厚占生物型假体(3)总厚度的1/5~1/3,骨性界面层(3-1)和软组织界面层(3-3)为多孔结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按应力分布设置;生物型假体(3)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递增,在远离鼻侧的表面设置有平滑过渡的圆角,生物型假体(3)与颌面骨骼(2)无缝贴合,在生物型假体(3)与颌面骨骼(2)的接触表面上设置有倒刺结构(4)和内固定结构(5),骨性界面层(3-1)和软组织界面层(3-3)设置有骨和软组织长入的孔隙结构,用于实现生物型假体(3)的紧固连接,生物型假体(3)的厚度为 2~10mm梯度渐变,倒刺结构(4)的数量为3~6个,截面形状包括椭圆形、多边形和/或锯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其特征在于,多孔结构孔径为0.2~2mm,孔隙率为0%~90%,且为互连通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其特征在于,骨性界面层(3-1)和软组织界面层(3-3)采用混合或涂覆方式增加金属颗粒、陶瓷颗粒、高分子材料颗粒或复合材料颗粒,并增加占生物型假体材料含量0%wt~30%wt的抗菌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其特征在于,生物型假体(3)为热塑性材料,或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的复合材料,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或机加工技术,分段或一体化制造而成,增材制造技术包括选区激光烧结、选区激光熔化和/或熔融沉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旁凹陷塑形用生物型假体,其特征在于,生物型假体(3)采用自固定结构、销轴固定或螺钉固定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颌面骨骼(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5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