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背板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5549.2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丁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1/049 | 分类号: | H01L31/049;B32B7/12;B32B27/08;B32B27/28;B32B27/36;B32B33/00;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张明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背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透明背板及其生产方法,选择PET薄膜作为此款背板的基材,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在一定高温操作下也不容易发生收缩变形;所选用无溶剂热塑性的热熔胶避免了传统胶黏剂溶剂危险和环保问题,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无“三废”产生,绿色、环保、安全、高效;选用淋膜工艺避免了传统的涂布工艺,不但安全环保,效率较高,降低配套要求和投资资金;选用UV或EB等辐射技术,技术稳定成熟,避免了传统的化学热交联技术,整个过程无危化品使用和管理,而且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无安全隐患,采用网纹涂布法生产的网纹氟膜,可根据组件版型设计定制网纹尺寸和规格,制备出网纹透明背板,并投产在网纹透明背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双面电池片的普及和国内外市场对降本的需求,特别是美国201法案对双面组件进行特别豁免,使得双面组件受到行业组件厂家的开发和验证,同时各原材料厂家也纷纷加大投入开发双面组件用的透明背板。但由于目前透明背板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选型决定了价格不菲,是常规普通背板的2~3倍价格,导致无法大规模批量化应用,而且生产技术和原材料选型仅限几家供应商,无法满足光伏“平价上网”的初衷和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透明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背板,透明背板以PET薄膜为基材,PET薄膜的上下两层分别为热熔胶层,上层为外热熔胶层,下层为内热熔胶层,内热熔胶层的下层复合有含氟薄膜,上下热熔胶层添加塑料粒子及助剂,塑料粒子采用POE或PE粒子。
作为优选,PET薄膜的厚度为250-300um,透光率>85%。
作为优选,含氟薄膜的厚度为20-50um,氟含量不低于10%,透光率>85%,含氟薄膜贴合内热熔胶层的一侧贴有白色网格,网格部分的反射率大于85%,网格部分采用涂釉材料。
作为优选,网格图案尺寸误差为2mm,白色网格的厚度控制在5-25um。
作为优选,助剂具体包括光引发剂、助交联剂、单体、活性稀释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增粘剂、润湿剂。
一种透明背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薄膜,选用PET即聚酯薄膜,厚度为250-300um,透光率>85%;
S2、配置热熔胶,混合各类助剂,助剂具体包括光引发剂、助交联剂、单体、活性稀释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增粘剂、润湿剂,粉状助剂经研磨后与其他经过研磨的粉状助剂混合,粉状助剂研磨至≥200目,各类助剂在粘合剂中的质量占比为0.5—5%,总占比不超过10%;S3、片状助剂经热融化后与液体助剂混合,片状助剂在备料前在100℃下混合半小时,随后将经过步骤S2加工的粉状助剂加入到液体助剂中进行混合搅拌;
S4、在搅拌釜中加入塑料粒子,塑料粒子采用POE或PE粒子,在搅拌釜中先加入塑料粒子,粒子混合温度不超过50℃,然后加入步骤S3搅拌出的助剂一起混合搅拌直至助剂吸收到粒子中去;
S5、步骤S4混合搅拌完成后,将混合粒子进行造粒,造粒温度控制在200±20℃;
S6、采用上述混合好的粒子进行挤出淋膜,即把热塑性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均匀涂布在PET基材上,根据不同的淋膜设备,分别对PET两侧同步或分步涂布,同时在一侧和含氟薄膜进行复合,含氟薄膜的厚度为20-50um,氟含量不低于10%,透光率>85%,含氟薄膜的一侧带有白色网格,含氟薄膜带有白色网格的一侧复合PET基材,网格部分的反射率大于85%,网格部分采用涂釉材料,含氟薄膜具体是采用网格涂布工艺技术,对氟膜内侧采用涂釉粉体材料进行白色网纹涂布;
S7、将上述半成品通过UV或EB辐射进行交联预处理,提高与PET剥离力和自身交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5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