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3642.X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马霁旻;张盟;舒海斌;崔舜宇;孙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2K15/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三合一 驱动 总成 装配 过程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它包括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阶段,电机壳体在不同工位之间的移动时,电机壳体被夹持定位面之一是铭牌安装面;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通过电机减速器组件上的三个相互平行的支撑定位面支撑定位,电机减速器组件或三合一电驱动总成的重心在三个相互平行的定位面的定位点构成的三角形中。本发明在实现产品装配的基础上不增加新的结构,同时实现总成结构的轻量化,装配过程中,实现快速夹持定位,转换电机减速器组件姿态后快速定位,提高总成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动力总成装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技术。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驱动总成三合一产品是由电机,控制器以及减速器三部分组成。该三合一动力总成集成度高,大大减少车辆上的布置空间。但由于三合一后,总成外形复杂,将这三个装置组合装配时,由于三个装置的安装空间布置不同,在此过程中,涉及不同的安装,夹持定位问题,包括电机壳体,减速器,电机端盖等安装过程中的部件在不同工位之间的移动夹持定位,还包括部件倾斜安装过程中的位置转换,安装定位;如何解决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总成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提高总成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它包括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阶段,电机壳体在不同工位之间的移动时,电机壳体被夹持定位面之一是铭牌安装面;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阶段,电机减速器组件通过电机减速器组件上的三个相互平行的支撑定位面支撑定位,电机减速器组件或三合一电驱动总成的重心在三个相互平行的定位面的定位点构成的三角形中。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铭牌安装面通过第一销轴与夹持装置定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支撑定位面位于电机后端盖上,是半轴支撑加强筋侧面,半轴支撑加强筋的侧面与电机轴平行,半轴支撑加强筋侧面通过第二销轴与托盘或台架上的工装定位支撑。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第二支撑定位面位于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电机壳体的另一端,第二支撑定位面通过第三销轴与托盘或台架上的工装定位支撑。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第三支撑定位面位于减速机壳体上的加强筋侧面,加强筋侧面与电机轴平行,第三支撑定位面与托盘或台架上的工装支撑。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阶段完成后,移动旋转夹持装置通过铭牌安装面第一销轴与移动旋转夹持装置定位后,夹持铭牌安装面及与铭牌安装面相对的电机壳体上的第二夹持面,移动旋转后,利用电机减速器组件上的三个相互平行的支撑定位面,第二销轴,第三销轴,将电机减速器组件定位支撑在托盘或台架上。
第一支撑定位面的定位点与第二支撑定位面的定位点的连线与电机轴线交叉;第一支撑定位面的定位点与第三支撑定位面的点的连线与电机轴线交叉。
上述定位点为定位销轴的中心定位面的上任一点。
本发明在实施安装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阶段,利用电机减速器组件结构布置确定的三个定位面,同时利用电机壳体上的现有结构完成夹持定位,在实现产品装配的基础上不增加新的结构,同时实现总成结构的轻量化,电机减速器组件装配状态转换到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状态,实现快速夹持定位,转换电机减速器组件姿态后快速定位,提高总成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电机壳体被夹持定位面示意图。
图2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定位面示意图
图3电机减速器组件与控制器装配时定位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