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9963.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衣超;李鑫;李志伟;冯光军;李翠芬;王叶;徐飞;王佳婧;韩宇石;李慧渊;郭婷;刘振杰;毕研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液动式 amt 变速器 档位 位置 参数 阈值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属于汽车传动技术领域。该方法实现的步骤依次是:标定装置与TCU建立连接、标定装置接收TCU上传信息、标定装置判断并监控标定状态安全性、变速器各选档位位置参数标定及确认、变速器各换档位位置参数标定、计算及确认,最后下载标定档位位置参数阈值。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可依据AMT控制单元采集的车速信号、手制动信号、离合器状态、选档位置信号和换档位置信号,实现AMT变速器所有控制程序需求的档位位置参数阈值的实车标定,适用于任何装配有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的车辆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属于汽车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AMT变速器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AMT变速器尤其是混动AMT变速器的研发更是如火如荼,各研究院所和变速器生产企业先后研发出多款样机并开展了大量的实车考核试验,AMT变速器的商业化前景越来越明晰,将成为我国汽车领域变速器自动化技术前进的重要方向,对车用传动技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MT变速器是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选换档机构实现变速操纵的自动化,由于变速器本体、选换档机构、传感器均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因此AMT变速器在出厂测试、变速器使用过程中和变速器维修后均需进行档位位置标定,以实现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保证档位切换顺畅、可靠。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实车标定时,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而标定过程需要变速器实现全档位换档过程操纵,设计开发一种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在确保标定过程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的有序标定,提升标定效率和标定数据可靠性,对加快AMT变速器的产业化进程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检索国内外的相关专利和文献,AMT变速器位置标定专利仅限于空档位置(申请号200910308270.8)、极限位置(申请号201110099044.0)和电控电动式档位位置(申请号201210368554.8)的标定方面,并没有见到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的完整技术方案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通过该标定方法,可依据AMT控制单元采集的车速信号、手制动信号、离合器状态、选档位置信号和换档位置信号,实现AMT变速器所有控制程序需求的档位位置参数阈值的实车标定,适用于任何装配有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的车辆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系统中。
一种电控液动式AMT变速器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实车标定方法,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标定装置与TCU建立连接;标定装置通过总线电缆与TCU总线检测端口连接,标定装置向TCU发送连接指令,检查连接状态;
步骤二:标定装置接收TCU上传信息;通过总线采集车速、手制动状态、离合器状态、选档位置和换档位置信号,并判断信号是否正常;
步骤三:标定装置判断并监控标定状态安全性;依据采集的车速、手制动状态、离合器状态、选档位置、换档位置信号确定系统安全性是否满足标定条件;如满足,进入标定流程,同时监控标定状态安全性;
步骤四:变速器各选档位位置参数标定及确认;标定装置按预设标定流程顺序向相应选档电磁阀发送选档位置标定指令,并按预设标定流程顺序采集相应的选档位置信号,并与专家库中的安全阈值进行比对确认,保证阈值设置的准确性;
步骤五:变速器各换档位位置参数标定、计算及确认;标定装置按预设标定流程顺序向相应选换档电磁阀发送换档位置标定指令,并按预设标定流程顺序采集相应的换档位置信号,计算换档位置标定参数,并与专家库中的安全阈值进行比对确认,保证阈值设置的准确性;
步骤六:下载标定档位位置参数阈值;标定装置通过总线下载经过确认的各档位位置参数阈值,并保证下载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