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范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7871.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陈新海;祖晖;王博思;张迪思;陈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4/46;H04W24/06;H04L43/0852;H04L43/08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谭承世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2x 效率 应用 规范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范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其中,一种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模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通过预设装置在被测车辆周围模拟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其中,所述被测车辆上设置有V2X效率类应用模块;获取所述被测车辆在所述效率测试情景下的反应数据;基于所述反应数据判断所述被测车辆效率变化,并基于所述效率变化,确定所述被测车辆V2X效率类应用的性能。其中,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模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器、背景节点和数采模块;控制器、背景节点和数采模块通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场景仿真模块和测试评估模块:控制器、背景节点和数采模块用于执行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范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范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车辆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V2X效率类应用逐步被应用在车辆之中。
V2X效率类应用是指在车辆上安装一种专用通信终端,可实现与其他车辆、道路、行人以及云端进行数据交互,通过数据交互对危险进行预判,提前做出反应,保证车辆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服务,具体包括V2V(Vehicle To Vehicle车与车连接),V2I(Vehicle ToInfrastructure车与基础设施连接),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与行人连接),V2N(Vehicle To Network车与网络连接)。所述专用通信终端主要对通信时延要求较高(小于10ms),且支持设备之间直接连接。目前主流技术之一是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Communications,专用短距离通讯),另一种是LTE-V2X(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的V2X)。
但是,V2X效率类应用是否有效,及其性能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评。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范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V2X效率类应用的车基规模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装置在被测车辆周围模拟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其中,所述被测车辆上设置有V2X效率类应用模块;
获取所述被测车辆在所述效率测试情景下的反应数据;
基于所述反应数据判断所述被测车辆效率变化,并基于所述效率变化,确定所述被测车辆V2X效率类应用的性能。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包括:2、基于信号灯的车速引导、交通灯控制动态规划、紧急车辆信号优先权、高优先级车辆让行、协作式车队、协作式自动巡航控制、车内标牌、前方拥堵提醒、增强的路线指引和导航、专用道路管理、限行管理、动态潮汐车道行驶。
可选的,所述预设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背景节点;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背景节点模拟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中,被测车辆周围的通讯节点,向所述被测车辆发送信号。
可选的,所述预设装置还包括移动被测车辆;
所述节点控制器和所述背景节点设置在所述移动被测车辆上。
可选的,所述通过预设装置在被测车辆周围模拟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包括:
确定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
基于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确定被测车辆与背景节点的初始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关系;
设置V2X效率类应用所需干扰环境类型;其中,所述干扰环境类型包括:高干扰环境、中干扰环境与低干扰环境;
根据效率类应用特征,配置背景节点的动力学模型,并向所述被测车辆发送信号,模拟预设的效率测试情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