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锁防滑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332.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朗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20;F16H48/38;F16H57/037;F16C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差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锁防滑差速器,其主要由动力输入十字交叉变向部分、中间动力传动分配及超越式离合部分、离合方向控制部分、减速增扭及动力输出部分、外壳及外罩等部分组成,这种非锁防滑差速器,可以用在各式需要防滑的轮式车辆中,它能使安装了此差速器的车轮即时防滑,又完全没有轮间干涉现象,特别是它实现差速功能时不用任何的轮间或轴间锁止机构,从而减化了防滑车辆的配置,增强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而且能很方便实现多轴级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车辆差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不用差速锁就能可靠防滑的差速器。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汽车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根据汽车在转弯等过程中造成的左右轮不同速的状况,自动分配动力给左右轮,使左右轮不产生相互干涉现象,从而保证汽车安全行驶。但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在汽车行驶于路况不佳的路面时,当左右轮当中的一轮因路面附着力不高而与路面产生滑动而不是滚动,动力会集中导向这边的车轮,俗称“打滑”,从而使车辆失去驱动力而不能行进。为防止这种状况发生,就要对差速器采取防滑技术,目前在汽车上实施的防滑技术根据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转矩敏感式、转速敏感式和主动控制式三种限滑差速器。但这三种限滑技术本质上都是用“锁止”的方式实现防滑,作用过程中失去差速功能,且各自存在作用时间迟滞、动力损失抑制不完全、以及限滑与否的控制时机难以准确把握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锁防滑差速器,克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转矩敏感式、转速敏感式和主动控制式三种限滑差速器各自存在的作用时间迟滞、动力损失抑制不完全、以及限滑与否的控制时机难以准确把握等缺点,具有限滑与差速功能作用即时、可靠和能提供大扭矩输出的特点,分为基本型和贯通型二种。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非锁防滑差速功能的:一种非锁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动力输入十字交叉变向部分、中间动力传动分配及超越式离合部分、离合方向控制部分、减速增扭及动力输出部分、外壳及外罩等部分组成。
动力输入十字交叉变向部分主要由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座、从动锥齿轮、相关轴承和密封件组成。
中间动力传动分配及超越式离合部分主要由旋转轴承座套、中间传动左套、中间传动右套、中间传动轴、滚柱旋转左拨叉架、滚柱旋转右拨叉架、滚柱、滚柱弹簧、相关轴承等组成。
离合方向控制部分主要由轴承式位移拨叉架、滑轨滑块、位移拨叉杆、旋转拨叉杆、拨叉位移控制机构等组成。
减速增扭及动力输出部分主要由行星架动力输出轴、行星齿轮、带外齿圈端盖及相关轴承密封件等组成。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承座套是为带有轴颈的法兰式旋转体,轴颈内布置有轴承座孔,沿法兰外侧轴向布置有联接螺孔。
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左套为轴向分段式旋转体(超越式离合器之主动体),一端为多边形轴,紧接的是空心轴身,并在轴身外径轴向布置有直线滑轨安装位,部分区域缕空,再接着为相对直径较大的内置空心均布多面体凸缘(超越离合器之主动体),在凸缘外侧轴向布置有螺牙孔,与上述旋转轴承座之螺孔对应。
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右套与上述中间传动左套类似,一端为与中间传动左套多边形轴对应的内空多边形轴,紧接是轴身,再接着为与中间传动左套基本相同的凸缘,并在凸缘内侧径向同轴布置有从动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轴(超越式离合器之从动体)为一多段轴形旋转体,大直径端为圆轴(直径尽可能大以增加扭矩),接着为轴颈,再接着为齿轮(太阳轮),在齿轮外侧轴向布置有推力轴承座孔。
优选地,所述滚柱旋转左拨叉架为与中间传动右套对应的带多面凸缘块的旋转体,主要有二个直径不同区域,大直径区域为在外径侧均布凸缘块(数量与中间传动套的凸缘多面体的边数相同),凸缘块内设置有弹簧孔,小直径区域首先为轴颈,接着为轴身,在轴身外径轴向布置有螺旋滑槽,在轴身端口布置有花键轴(内花键或外花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朗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朗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