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3B1基因突变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75205.3 申请日: 2020-05-05
公开(公告)号: CN113604562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5
发明(设计)人: 李储忠;谢微嫣;郭靖;王红云;龚磊;李丹;张亚卓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86 分类号: C12Q1/6886;C12N15/11;G01N33/574
代理公司: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11780 代理人: 唐华东
地址: 10007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f3b1 基因突变 泌乳素型 垂体 腺瘤 辅助 诊断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3B1基因突变在垂体腺瘤,特别是泌乳素型垂体腺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SF3B1基因c.1874GA突变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可使得垂体腺瘤,特别是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诊断更加方便易行,使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知晓疾病风险,为垂体腺瘤,特别是泌乳素型垂体腺瘤药物筛选、药效评价及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体腺瘤辅助诊断领域,尤其涉及在泌乳素(PRL)型垂体腺瘤辅助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人群发病率约为8-9/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垂体瘤根据不同的内分泌特性,可分为泌乳素型(PRL)、生长激素型(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ACTH)、促甲状腺素型(TSH)、无功能型以及混合型等若干亚型。肿瘤通过异常分泌各种激素,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肢端肥大、Cushing综合征、甲亢等显著的内分泌紊乱症状。

泌乳素(PRL)型垂体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占垂体瘤的32%-66%。泌乳素瘤的患者除表现为肿瘤对周围结构的压迫而产生的相应症状之外,还可表现为泌乳素水平的增高而产生的男女性欲减退,不孕和骨质疏松,女性泌乳素瘤患者还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溢乳;男性患者还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泌乳素腺瘤被认为是良性肿瘤,临床上多巴胺激动剂和手术多数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部分肿瘤表现出耐药,并且体积巨大,同时向周边侵袭性生长,手术中极难获得肿瘤全切除,并且该部分患者预后较差,推测他们可能分属于PRL型垂体腺瘤两种不同的亚型,对其应该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分子诊断标记物可以对他们进行诊断,甚至鉴别诊断。

作为RNA加工过程的关键步骤,RNA剪接的精确性是基因得以正常表达的先决条件之一,RNA剪接异常导致的基因表达紊乱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发现各类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剪接因子突变,这些突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RNA剪接,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异常。

剪接因子SF3b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包括亚基,例如SF3B1、SF3B3和PHF5A。SF3b复合体是U2 snRNA、剪接因子SF3a和SF3b以及其他相关蛋白组装而成的U2 snRNA-蛋白质复合体(snRNP)的一部分。它们一起形成17S U2 snRNP,其以ATP依赖性方式在内含子的3'侧组装形成A复合物。SF3b核心复合体包含几个剪接体相关蛋白(SAP),包括SF3B1/SAP155、SF3B2/SAP145、SF3B3/SAP130、SF3B4/SAP49、SF3B5/SAP10、SF3B6/SAP14a和PHF5A/SAP14b。

研究表明,诸如SF3B1、U2AF1和SRSF2之类的剪接因子牵涉到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和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国专利申请CN107405383A公开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癌症两者中确认的SF3B1突变包括例如R625H。

然而,目前还没有将剪接因子亚基SF3B1突变应用于垂体腺瘤,特别是PRL型垂体腺瘤诊断的报道。基于现有技术中诊断上述疾病的手段的局限性,若能筛选出其易感的SF3B1突变作为分子诊断标记物,从而找到一种有效、廉价的能够在辅助诊断垂体腺瘤,特别是PRL型垂体腺瘤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出垂体腺瘤易感的SF3B1突变作为分子诊断标记物,并研制相应的诊断试剂盒,进行垂体腺瘤大批量检测,从而使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知晓疾病风险,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垂体腺瘤,特别是PRL型垂体腺瘤的肿瘤分型、恶性程度评价以及为其药物筛选、药效评价及靶向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