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4120.3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珊;秦佳颖;刘中华;温从溪;孟庆栋;张新永;许红梅;陈玄圣;王晓磊;罗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系统 闭环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1.一种制动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机车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及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
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
将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转换为机车制动缸的初始压力给定值;并获取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
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压力给定值的差值对所述机车制动缸充排风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机车的制动控制;
所述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包括:
将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的差值作为减速度差值;
将所述减速度差值输入PI控制器,输出差值控制量;
对所述差值控制量与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求和,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所述PI控制器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s=f(d(t))*K,且d(t)表示t周期的减速度差值,Kp表示比例参数,Ks表示积分参数,Um表示所述PI控制器的上限值,u(t)表示周期t的差值控制量,K为常数。
2.一种制动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机车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及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
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
将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转换为机车制动缸的初始压力给定值;并获取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
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压力给定值的差值对所述机车制动缸充排风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机车的制动控制;
所述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包括:
根据前一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和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计算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
将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与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相乘,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前一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和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计算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包括:
计算前一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和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的比值作为当前周期的减速度比值;
将当前周期的减速度比值与前一周期的调整系数的差值作为系数差值;
判断所述系数差值的绝对值与预设差阈值的大小,若所述系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阈值,则监测所述机车制动缸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进入稳定状态;
若所述制动缸压力已进入稳压状态,则将当前周期的减速度比值作为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
4.一种制动系统的双闭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机车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及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
给定减速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
所述给定减速度调整模块包括:
调整系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前一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和当前周期采集的减速度实际值计算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
给定减速度调整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当前周期的调整系数与当前周期的初始减速度给定值相乘,得到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
机车制动缸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将当前周期的给定减速度调整值转换为机车制动缸的初始压力给定值;并获取在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
制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周期采集的制动缸压力实际值和当前周期的初始压力给定值的差值对所述机车制动缸充排风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机车的制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41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