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向摺纹织物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73119.9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强;陈敬星;刘晓敏;沈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鸿艺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233 | 分类号: | D03D15/233;D03D15/47;D03D15/283;D03D15/56;D03D13/00;D03D21/00;D06C7/02;D06B15/00;D06M11/76;D06M101/12;D06M101/3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蒋文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织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纵向摺纹织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丝织品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纵向摺纹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织制而成,经线采用3/20/22D强捻桑蚕丝、纬线采用4/20/22D强捻桑蚕丝或者桑蚕丝氨纶包缠丝织制并在碱液练白处理烘干后形成若干依次循环凹部和凸部,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凹部和凸部中间均有地部,凹部和凸部均包括底层和表层,凹部的底层纬线长度大于表层纬线长度,凸部的底部纬线长度小于表层纬线长度。本发明具有保持服装悬垂性能,悬挂后摺纹效果好、充分利用纱线本有的自然收缩性能,形成自然的摺纹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丝织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纵向摺纹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摺纹织物条纹肌理特殊,具有穿着显瘦的作用,非常适合制作百褶裙和裤子等。作为高档女装不可或缺的丝绸,却鲜见摺纹织物。
现有技术中较为普遍的是压皱和拉皱,主要是针对具有热塑性的化纤面料,不适用于天然纤维织物。
有的利用不同原料的收缩不同形成皱纹。申请号201010141010.9“一种含有褶皱的纺织面料”利用锦纶的收缩形成褶皱;申请号201110291810.3“一种耐磨波纹面料”利用氨纶的收缩起皱。这些方法主要形成无规则的微皱肌理。
申请号200810120070.5“褶皱服装面料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了化学加工方法产生褶皱效果,但成本高、工艺复杂,不环保。
申请号200610037933.3“机织波浪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和申请号201210346507.3“一种双层折叠组织的织物百折窗帘及其加工方法”均采用双经轴技术,利用经纱长短不一致形成永久波浪形状,此方法过于复杂且只能在面料表面起横向折叠,面料横裁不利于悬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纵向摺纹织物,具有保持服装悬垂性能,悬挂后摺纹效果好、充分利用纱线本有的自然收缩性能,形成自然的摺纹效果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纵向摺纹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织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采用3/20/22D强捻桑蚕丝、纬线采用4/20/22D强捻桑蚕丝或者桑蚕丝氨纶包缠丝织制并在碱液练白处理烘干后形成若干依次循环凹部和凸部,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凹部和凸部中间均有地部,凹部和凸部均包括底层和表层,凹部的底层纬线长度大于表层纬线长度,凸部的底部纬线长度小于表层纬线长度。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采用3/20/22D强捻桑蚕丝、纬线采用4/20/22D强捻桑蚕丝织制,织物厚度为40mm。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采用3/20/22D强捻桑蚕丝、纬线采用桑蚕丝氨纶包缠丝织制,织物厚度为36mm。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桑蚕丝氨纶包缠丝由4/20/22D桑蚕丝和30D氨纶制得。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纬线捻度在20T/cm以上。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地部采用变化斜纹组织。
在上述纵向摺纹织物中,凹部的底层采用平纹组织,凹部的表层全纬浮长,凸部的表层采用平纹组织,凸部的底层全纬浮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另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纵向摺纹织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纵向摺纹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规格工艺设计:根据厚重、手感及性能的需要,设计织物的经纬密度、原料组合及工艺参数,采用3/20/22D强捻桑蚕丝作为经线,采用4/20/22D强捻桑蚕丝或桑蚕丝氨纶包缠丝作为纬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鸿艺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鸿艺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