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114.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阮红祥;黄张培;陈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28;C21D1/18;C21D3/06;C21D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8;C22C38/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锻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浇铸钢锭;
S2:将浇铸完的钢锭在600-900℃下转入调至600℃的退火炉中,并升温至700℃均温;
S3:将钢锭转入锻造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锻造,得到锻件;
S4:对锻造完成后的锻件进行正火处理;
S5:对正火处理后的锻件进行扩氢处理;
S6:对扩氢处理后的锻件进行升温奥氏体化处理;
S7:对奥氏体化处理后的锻件转移至淬火池中进行分级淬火处理,分级淬火处理后的钢锭再进行回火处理;
通过以上7个步骤即可得到成品合金钢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0.25-0.35%;
Si:0.2-0.8%;
Mn:0.6-1%;
P:0.001%-0.03%;
S:0.001%-0.03%;
Cr:0.75-1.00%;
Mo:0.35-0.50%;
Ni:1.45-2.20%;
Nb:0.01-0.05%;
V:0.02-0.12%;
Fe: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锻造过程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步骤a:将经过步骤S2均温后的钢锭转入锻造加热炉内,并加热至1200-1250℃;
步骤b:将加热后的钢锭移出锻造加热炉,然后以小变形量对钢锭进行初锻,同时采用高压水喷射除去钢锭表面的氧化皮;
步骤c:待初锻过程中的钢锭冷却至1150℃以下后开始正式锻造,锻造温度控制在900-1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正火阶段具体操作为:
步骤a:将锻造完成后的锻件快速转移至预热到400-500℃的加热炉内,然后在2-3h内升温达到600-700℃,均温退火;
步骤b:均温结束后将锻件直接升温至900-950℃进行正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扩氢过程具体操作为:
步骤a:直接将正火后的锻件降温至600-700℃进行保温扩氢;
步骤b:保温扩氢后的锻件再随炉冷却至500℃后转移至缓冷罩或缓冷坑中冷却至15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奥氏体化处理过程为:
步骤a:将冷却后的锻件加入加热炉内,缓慢升温至860-900℃保温;
步骤b:保温后的锻件再降温至840-880℃进行均温25-35min;
步骤c:均温完成后,迅速将锻件转移到淬火池中进行淬火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钢锻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分级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奥氏体化处理后的锻件转移至淬火池中一级淬火,待钢锭表面温度达到200-250℃后取出钢锭返温至300-350℃;
步骤b:将步骤a中返温后的锻件再次放入淬火池中进行二级淬火,待锻件表面的温度降至150-200℃后取出锻件返温至200-300℃;
步骤c:将步骤b中返温后的锻件再次放入淬火池中进行三级淬火,待锻件表面温度降至150-200℃后空冷至室温,随后取出锻件送入回火炉中;
步骤d: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缓慢升温,升温至350-400℃后,保温20-30min,然后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1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