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气压式避震前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2215.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一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潘静 |
地址: |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式避震 前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气压式避震前叉,包括固定环、气缸外体、活塞顶杆、上封盖、活塞、活塞顶杆、缓冲压簧和缓冲垫,所述气缸外体的固定环顶端对应连接上封盖置有打气嘴装置,所述气缸外体的末端设置有活塞顶杆,所述活塞通过活塞顶杆与缓冲垫套装,所述活塞顶杆的底部设置缓冲压簧,所述内管和外管内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带有贯通孔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部对应设置有止漏油封,且止漏油封设置在活塞的下方,所述气缸外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可变压缩气室,所述气缸外体、活塞和活塞顶杆之间对应设置有定位空间,所述定位空间内部设置有缓冲压簧。该全气压式倒叉避震前叉,具有提供可简化结构、气密性佳、耐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避震前叉结构复杂,气密性不佳,导致耐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震前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气压式避震前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倒叉式前叉,是在前轮的两相反侧各设置一能纵向伸缩且底端供前轮轴心相反两末端设置的中空前叉管,并在该等前叉管顶端设置一连接该等前叉管顶端而使该等前叉管呈平行限位的肩盖,该肩盖上方连接于一能被一操控把手连动且能绕自身轴线穿设于主车架的立管。
利用该等前叉管呈中空而能将避震弹簧、液压阻尼等装置安装于内部空间,并利用能沿纵向线性滑动的该等内管件与该等外管件,而能达到缓冲行经颠簸路面的震动以增加骑乘舒适度的目的,但是,此种倒叉式前叉的构造较为复杂,且所组成构件较多,实有须要加以改善,例如:本国新型专利第M280340号对车辆前叉避震结构改良。
鉴于习知倒叉避震前叉存在上述的问题点,故本新型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本新型一种全气压式倒叉避震前叉,故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简化结构、气密性佳、耐用的一种全气压式倒叉避震前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气压式避震前叉,具有提供可简化结构、气密性佳、耐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避震前叉结构复杂,气密性不佳,导致耐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气压式避震前叉,包括固定环、气缸外体、活塞顶杆、上封盖、活塞、活塞顶杆、缓冲压簧和缓冲垫,所述气缸外体和活塞顶杆对应设置有两组,所述气缸外体的固定环顶端对应连接上封盖内置有打气嘴装置,所述气缸外体的末端设置有活塞顶杆,所述活塞通过活塞顶杆与缓冲垫套装,所述活塞顶杆的底部设置缓冲压簧,所述内管和外管内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带有贯通孔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部对应设置有止漏油封,且止漏油封设置在活塞的下方,所述气缸外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可变压缩气室,所述气缸外体、活塞和活塞顶杆之间对应设置有定位空间,所述定位空间内部设置有缓冲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A边活塞和B边活塞,所述活塞内部设置有油封环,所述活塞下部设置有下孔槽,所述下孔槽内部设置有活塞封气环。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盖的顶端套装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活塞中间导向槽与缓冲垫连接,所述活塞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压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新型涉通过在固定环本体上设有连接孔,气缸外体系分别接设于固定环本体的连接孔背部,活塞顶杆分别套接于接管末端的缓冲垫,另在各气缸外体与活塞顶杆之间分别设有具贯通孔的活塞,其外部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三个活塞封气环,具以提供该气缸外体及活塞顶杆可作相对移动以构成一对可变压缩气室;下封盖分别套接于该气缸外体的底端,由可变压缩气室填充有高压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环、气缸外体、活塞顶杆、打气嘴、上封盖、活塞、活塞顶杆、缓冲压簧和缓冲垫所组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一,未经朱国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白色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