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融合分类模型的云环境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71736.5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田康;朱宇昕;徐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 地址: | 071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融合 分类 模型 环境 匹配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融合分类模型的云环境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分类模型包括第一分类模型、第二分类模型和第三分类模型,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匹配应用的云环境的需求特征参数;
将所述需求特征参数分别输入所述第一分类模型和第二分类模型,得到第一分类结果和第二分类结果;
将所述第一分类结果和所述第二分类结果输入第三分类模型,得到第三分类结果,并将所述第三分类结果作为所述待匹配应用的云环境匹配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分类结果为所述待匹配应用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或者,所述待匹配应用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和与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对应的预置分类标签,所述预置分类标签为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或者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
利用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和与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对应的预置分类标签,训练所述融合分类模型;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确定所述应用样本适合运行的云环境;
若所述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将其预置分类标签设置为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
若所述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将其预置分类标签设置为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
若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包括:安全需求等级、隐私性需求等级、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等级、应用伸缩频率的特性参数和预设周期内的资源使用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应用样本的需求特性参数确定所述应用样本适合运行的云环境,包括:
针对所述应用样本中的每一应用样本,执行下述操作:
判断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安全需求等级、隐私性需求等级、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等级是否均低于各自对应的等级阈值;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安全需求等级、隐私性需求等级、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等级中至少一者高于各自对应的等级阈值,则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安全需求等级、隐私性需求等级、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等级均低于各自对应的等级阈值,利用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的特性参数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第一伸缩等级,则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
若所述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第二伸缩等级,则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第三伸缩等级,则基于所述每一应用样本在预设周期内的资源使用参数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资源波动幅度等级;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资源波动幅度等级为第一幅度等级,则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私有云环境;
若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资源波动幅度等级为第二幅度等级,则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适合运行于公有云环境;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高于所述第二伸缩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所述第二伸缩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高于第三伸缩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
所述第一幅度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资源波动幅度小于所述第二幅度等级对应的应用样本的资源波动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类模型和所述第三分类模型为广度深度学习模型,所述第二分类模型为LightGBM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的特性参数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包括:
基于所述应用伸缩频率的特性参数,对包括所述每一应用样本在内的多个应用样本进行聚类;
根据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伸缩聚类结果确定所述每一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等级,所述伸缩聚类结果为属于第一应用样本簇、属于第二应用样本簇或属于第三应用样本簇;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样本簇中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所述第一伸缩等级,所述第二应用样本簇中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所述第二伸缩等级,所述第三应用样本簇中的应用样本的应用伸缩频率等级为所述第三伸缩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7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壳断路器
- 下一篇:移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