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9472.X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娇;陈鹏;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弋梅梅;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该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该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该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该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该背光模组的下方;该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一光源,该基板上具有遮光部和多个透光部,该第一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经该液晶面板反射穿过该透光部进入该指纹识别模组的探测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能够适用于LCD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应用屏下指纹识别功能也越来越普遍。通过指纹触发,即能完成终端屏幕解锁、移动支付、应用程序解密等功能,简化了用户操作,也保障了用户信息安全。
目前,屏下指纹识别主要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 屏,利用OLED屏幕具有的自发光的屏幕像素作为光源,光线照射到手指上经过手指反射,透过手机屏幕和光学镜头,被屏下的传感器接收到,实现指纹图像采集和指纹识别。
但是,由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幕依靠背光模组发光,只能全屏点亮,且无法形成有效的指纹检测光学回路,因此无法实现指纹图像采集和指纹识别。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适用于LCD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该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该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该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该背光模组的下方;
该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一光源,该基板上具有遮光部和多个透光部,该第一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经该液晶面板反射穿过该透光部进入该指纹识别模组的探测区域。在背光模组中的基板上通过设置多个透光部和遮光部,透光部能使指纹检测光透光部进入指纹识别模组,通过指纹识别模组接收该指纹检测光并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使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能够适用于LCD屏的屏下指纹识别,以使指纹识别系统能够适用于LCD屏的屏下指纹识别。第一光源发出的部分可见光在遮光部上反射,以照亮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接触的层面,使得该液晶面板显示图像,以呈现给用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遮光部为遮光膜,该透光部为设置在该遮光膜上的多个透光孔。由此,采用透光的基板,在基板上设置遮光膜,即可作为基板的遮光部,在遮光膜上设置透光孔,便于制造透光孔。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遮光膜位于该基板背离该第一光源的表面;或者,该遮光膜位于该基板朝向该第一光源的表面。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第一光源为多个LED芯片,该透光孔与该LED芯片交错设置。这样,使指纹检测光可以均匀的通过透光部进入指纹识别模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透光孔的直径范围为5um~20um。由此,便于指纹识别模组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相邻两个该透光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 1.0mm~3.0mm。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指纹识别模组与各该透光部围成的区域相对。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该指纹识别模组与该背光模组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05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