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9472.X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娇;陈鹏;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弋梅梅;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下方;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光源,所述基板上具有遮光部和多个透光部,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经所述液晶面板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部进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探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为遮光膜,所述透光部为设置在所述遮光膜上的多个透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光源的表面;或者,所述遮光膜位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光源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多个LED芯片,所述透光孔与所述LED芯片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范围为5um~20u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各所述透光部围成的区域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05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红外透过膜和用于发出红外光的多个第二光源,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基板设置所述第一光源的表面,所述第一红外透过膜覆盖所述透光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和所述红外透过膜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侧;或者,所述红外透过膜位于所述遮光膜和所述基板之间;或者,所述遮光膜位于所述红外透过膜和所述基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为红外LED芯片,且所述红外LED芯片与所述LED芯片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过膜为可透红外光的油墨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通孔,所述遮光部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红外透过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过膜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光源的表面;
或者,所述红外透过膜位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光源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具有可透光的绝缘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范围为400mm~600mm。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路引导件和传感器,所述光路引导件位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光路引导件用于将光引导至所述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4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