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9941.X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频 电子标签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基材设置为基层,对基层预烘至150℃,在基层上进行打孔处理得到电眼孔,在基层上涂覆防揭层,对防揭层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后的基层与防揭层上印刷银浆天线层,银浆天线层与电眼孔位置相对应,再次进行烘干,在银浆天线层上设置芯片,在芯片上涂覆第一UV膜,同时在基层另一侧涂覆第二UV膜,烘干处理,在第一UV膜上侧粘接双面胶层,烘干后切割形成单独的电子标签。本发明防揭层设置有两组,芯片位于防揭层之间的银浆天线上,同时,芯片上设有UV膜进行保护,使得超高频电子标签能够不受影响的被识别,增强耐用性;防揭层可以被破坏,避免了电子标签的重复假冒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其中,超高频电子标签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可读写距离远等优势,更适合于单品级的产品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射频识别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超高频电子标签主要为蚀刻法,但是这种制作方法,需要接触酸性溶液,制作过程较为繁琐,效率不高,同时,蚀刻法中所用铝箔需双面粘附在基层上,也会导致生产工艺的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简便高效制造超高频电子标签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基材设置为基层,对基层预烘至150℃,在基层上进行打孔处理得到电眼孔,在基层上涂覆防揭层,对防揭层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后的基层与防揭层上印刷银浆天线层,银浆天线层与电眼孔位置相对应,再次进行烘干,在银浆天线层上设置芯片,在芯片上涂覆第一UV膜,同时在基层另一侧涂覆第二UV膜,烘干处理,在第一UV膜上侧粘接双面胶层,烘干后切割形成单独的电子标签。
具体的,所述基材采用绝缘PET或PC柔性薄膜制成。
具体的,所述基层幅宽为175±1mm,所述电眼孔设置有若干,若干电眼孔沿基层幅长方向排布,所述电眼孔距基层边距为15±1mm,相邻电眼孔之间的跳距为20±0.2mm,所述防揭层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两组,每组防揭层的宽度为10±0.5mm,两组防揭层之间间距为17±0.5mm,其中靠近电眼孔的一组防揭层距基层边距为60±1mm,相邻电眼孔之间还设置有防揭层接缝标识,所述标识位于相邻的电眼孔中心位置。
具体的,所述银浆天线层设置有多组,与若干电眼孔一一对应,所述银浆天线宽度为105±0.5mm,防揭层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之间的间距为34±1mm,在银浆天线两侧分别设置有覆膜线,覆膜线之间的间距为115±0.5mm,所述银浆天线的边缘与靠近其的覆膜线之间的间距为5±0.5mm,靠近电眼孔的覆膜线与电眼孔之间的距离为2±1mm,所述覆膜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条线,分条线之间的间距为134±0.5mm,靠近电眼孔的分条线与电眼孔之间的间距为5±1mm,靠近电眼孔的分条线与基层边距为10±1mm。
具体的,沿分条线对基层进行分切,分切后,基层幅宽为135±1mm,分条线之间间距为134±0.5mm,分条线与基层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1mm。
具体的,所述第一UV膜宽度为15±1mm,第二UV膜宽度为10±1mm,第一UV膜与第二UV膜之间的间距为2.5±2mm,第一UV膜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的间距为45±1mm,第二UV膜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的间距为45±1mm,第一UV膜、第二UV膜均位于两组防揭层之间。
具体的,所述双面胶层沿覆膜线进行附着,双面胶宽度为115±1mm,双面胶层与覆膜线之间间距为0±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