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9941.X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频 电子标签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基材设置为基层,对基层预烘至150℃,在基层上进行打孔处理得到电眼孔,在基层上涂覆防揭层,对防揭层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后的基层与防揭层上印刷银浆天线层,银浆天线层与电眼孔位置相对应,再次进行烘干,在银浆天线层上设置芯片,在芯片上涂覆第一UV膜,同时在基层另一侧涂覆第二UV膜,烘干处理,在第一UV膜上侧粘接双面胶层,烘干后切割形成单独的电子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采用绝缘PET或PC柔性薄膜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幅宽为175±1mm,所述电眼孔设置有若干,若干电眼孔沿基层幅长方向排布,所述电眼孔距基层边距为15±1mm,相邻电眼孔之间的跳距为20±0.2mm,所述防揭层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两组,每组防揭层的宽度为10±0.5mm,两组防揭层之间间距为17±0.5mm,其中靠近电眼孔的一组防揭层距基层边距为60±1mm,相邻电眼孔之间还设置有防揭层接缝标识,所述标识位于相邻的电眼孔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浆天线层设置有多组,与若干电眼孔一一对应,所述银浆天线宽度为105±0.5mm,防揭层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之间的间距为34±1mm,在银浆天线两侧分别设置有覆膜线,覆膜线之间的间距为115±0.5mm,所述银浆天线的边缘与靠近其的覆膜线之间的间距为5±0.5mm,靠近电眼孔的覆膜线与电眼孔之间的距离为2±1mm,所述覆膜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条线,分条线之间的间距为134±0.5mm,靠近电眼孔的分条线与电眼孔之间的间距为5±1mm,靠近电眼孔的分条线与基层边距为10±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分条线对基层进行分切,分切后,基层幅宽为135±1mm,分条线之间间距为134±0.5mm,分条线与基层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V膜宽度为15±1mm,第二UV膜宽度为10±1mm,第一UV膜与第二UV膜之间的间距为2.5±2mm,第一UV膜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的间距为45±1mm,第二UV膜最左边与银浆天线最左边的间距为45±1mm,第一UV膜、第二UV膜均位于两组防揭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层沿覆膜线进行附着,双面胶宽度为115±1mm,双面胶层与覆膜线之间间距为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9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