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847.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徐怀仁;李现宾;任万敏;荀仰锋;何聪;喻渝;马雅林;朱麟晨;张永平;陶伟明;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20/02;E21F16/02;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变形 治理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跨中段和边跨段的既有轨道结构,在所述边跨段两侧设置锚杆,所述锚杆伸入稳定岩层;
步骤二:拆除所述边跨段的既有仰拱填充和既有仰拱二次衬砌,并向下扩挖,拆除所述跨中段的既有仰拱填充;
步骤三:重构所述边跨段的仰拱二次衬砌,形成隧底重构衬砌,并在所述隧底重构衬砌的下方施工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伸入稳定岩层;
步骤四:在所述锚固桩的上方施工盖梁,待所述盖梁施工完成后,安装调整型支座;
步骤五:在所述调整型支座的上方施工板梁,将所述板梁覆盖所述跨中段和所述边跨段;
步骤六:在所述边跨段预留检修通道,所述检修通道与所述调整型支座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跨中段仅拆除无砟轨道,保留两侧的侧沟及电缆槽,所述边跨段拆除无砟轨道、侧沟及电缆槽,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跨中段仅拆除既有仰拱填充,保留隧道中心水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和所述步骤五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构隧道附属结构,包括重构隧道中心水沟、侧沟及电缆槽,将所述附属结构和未整治隧道段顺接,所述隧道中心水沟、侧沟及电缆槽底部采用混凝土进行回填。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板梁采用原位现浇或洞外预制形成,并在所述跨中段的所述板梁的底部设置隧道横向排水管,将侧沟和隧道中心水沟重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型支座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调整板,所有所述调整板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底鼓变形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具有多种厚度尺寸,所述调整型支座的调整量大于或等于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8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射防护门屏蔽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新型无机房曳引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