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户落幢快速模糊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6805.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丞;朱江洪;刘越岩;王宇;宫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16/242 | 分类号: | G06F16/242;G06F16/29;G06F16/2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动产 登记 空间 数据 户落幢 快速 模糊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户落幢快速模糊匹配方法,包括:首先数据获取,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即要素模糊匹配;对各分层分户图分别进行快速匹配关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快速模糊匹配模型匹配分层分户图与房产管理空间数据集的自然幢基底外轮廓,将地理位置信息不详的分层分户图与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进行快速匹配关联,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形匹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户落幢快速模糊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国家出台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通知及技术标准,各地区政府开展收集现存的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资料,着手构建科学可行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清理整合技术方法,形成“宗落地、幢落宗、户落幢、证归户”的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关联模式。由于历史原因现有房产信息囊括房屋权属信息和房屋测量信息,归属于房屋测量信息的房屋位置坐落信息随着近年来街道的分离与合并、街道名称改变而不再准确或者缺失,无法与原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匹配。为满足信息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配合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需将房产登记簿册中未进行图库管理的分层分户图与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中的房屋测量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完成户落幢的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与权属信息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且内部有联系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目前,对于房屋测量信息的房屋位置坐落信息发生变更的房屋数据查找其现地址比较常见的方法为人工目视识别匹配,需要工作人员在其行政辖区内将其原有分层分户图纸与现有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进行人工比对,此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因此实现不动产户落幢空间数据自动化匹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户落幢快速模糊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数据获取;包括:获取现有的分层分户图、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及地名地址信息;
S102:数据预处理;筛选出无法与地址名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进行关联的分层分户图,并将筛选出的无法关联地名信息的分层分户图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各分层分户图的形状指数SI、狭长度AR、房屋面积S、楼层数N及所属辖区;
并根据各分层分户图的所属辖区,从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中提取出各分层分户图所属辖区内的所有房屋数据作为各分层分户图要素匹配阶段的待匹配对象,同时设置误差容许范围Δ;
S103:数据处理,即要素模糊匹配;对各分层分户图分别进行快速匹配关联:将各分层分户图中房屋的房屋面积S、楼层数N、形状指数SI和狭长度AR作为相似度因子E逐个进行相似度计算。
进一步地,步骤S102中,在ArcGIS软件中自动计算出各分层分户图对应矢量图形的形状指数SI和狭长度AR,并提取出房屋面积S、楼层数N以及房屋所属辖区。
进一步地,步骤S103中,将各分层分户图中房屋的房屋面积S、楼层数N、形状指数SI和狭长度AR作为相似度因子E逐个进行相似度计算,包括5个阶段,依次为:面积相似度匹配、楼层数相似度匹配、形状相似度匹配、狭长度相似度匹配和总相似度匹配。
进一步地,步骤S103中,针对某无法关联地址信息的分层分户图,具体要素模糊匹配方法如下:
S1阶段,面积相似度匹配:提取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中该分层分户图所属辖区内的所有房屋数据,作为该分层分户图的第一待匹配房屋数据集;并根据下式计算提取的各房屋数据与该分层分户图之间的面积相似度SFS:
上式中,S1为无法管理地址信息的分层分户图的房屋面积,S2为房产登记空间数据集中该分层分户图所属辖区内的房屋数据的房屋面积;房屋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