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及产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56179.X 申请日: 2020-04-29
公开(公告)号: CN111455056A 公开(公告)日: 2020-07-28
发明(设计)人: 余之刚;黄淑亚;周文重;刘丽媛;王斐;郭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 余之刚
主分类号: C12Q1/6886 分类号: C12Q1/6886;A61K45/00;A61K31/7088;A61P35/00;A61P15/14
代理公司: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代理人: 宋玉霞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来源于 脂肪 细胞 外泌体 lncrna 标志 及其 应用 产品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及产品,所述的lncRNA标志物为长链非编码RNA TUG1基因或其同源物、突变或同等型,lncRNA TUG1来源于乳腺癌细胞、肿瘤间质脂肪细胞或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或体液外泌体;lncRNA TUG1在肥大脂肪细胞及乳腺癌中高表达,并可通过外泌体从脂肪细胞传递至乳腺癌细胞。该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为一种检测肿瘤间质脂肪细胞及肿瘤自身长链非编码RNA TUG1的产品,为实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基础,将长链非编码RNA TUG1作为治疗靶点,作为疾病治疗的指标应用于临床,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及产品。

背景技术

乳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女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发病率高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这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只有不到2%的基因能够编码蛋白,其它大约98%的基因都编码成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根据其长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非编码小RNA(sncRNA,Small non-coding RNA),其转录长度少于200个核苷酸,另一类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广泛的定义为转录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并且没有表观编码能力的RNA。LncRNA具有复杂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能够与蛋白质、RNA、DNA结合,因此lncRNA为miRNA、mRNA、蛋白质或者其复合物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lncRNA在基因转录、转录后调控、RNA剪切、翻译、表观遗传调控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

长链非编码RNA TUG1位于人22号染色体上,基因ID为55000,该基因产生一个长的非编码RNA,在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作用。这种RNA促进细胞增殖,并在肿瘤细胞中上调。

公开号为CN 108289906 A,名称为抗肿瘤性药物递送制剂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肿瘤性药物递送制剂,用于治疗具有与正常组织相比高表达TUG1基因的肿瘤的受试对象或者预防肿瘤转移,其特征在于,含有高分子胶束作为有效成分,所述高分子胶束含有抑制所述TUG1基因高表达的核酸;该高分子胶束含有:具有阳离子性聚氨基酸链段和亲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以及所述核酸;该核酸与所述阳离子性聚氨基酸链段的阳离子基团结合形成复合体和/或该核酸包载或附着于所述胶束内部;以及该高分子胶束积聚于肿瘤。

目前现有技术中所研究的TUG1基因多是来源于肿瘤细胞,且作用于肿瘤细胞,并未有TUG1基因外泌体的相关研究,本发明通过研究乳腺癌自身以及肿瘤间质细胞来源外泌体中的lncRNA的表达情况,以及该lncRNA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提供一种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及产品,对于实现乳腺乳腺癌的精准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及产品,该来源于脂肪细胞外泌体的lncRNA标志物为一种检测肿瘤间质脂肪细胞及肿瘤自身长链非编码RNA TUG1的产品,为实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基础,将长链非编码RNA TUG1作为治疗靶点,作为疾病治疗的指标应用于临床,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之刚,未经余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