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钢管在线冷却工艺中钢管平直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5067.2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康健;李振垒;王黎筠;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在线 冷却 工艺 钢管 平直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无缝钢管在线冷却工艺中钢管平直度检测系统,用于安装在热轧生产线的输送辊道处,且与上料翻转装置相距预设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上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和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摆片;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侧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和分别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且相对的两个第二摆片;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下部,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检测模块、第三位置调节机构和与所述第三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三摆片;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沿所述输送辊道的轧制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和第三位置调节机构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与所述钢管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三检测模块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的摆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上与所述钢管相对的一端端面分别为与所述钢管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液压驱动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液压驱动部具有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摆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液压驱动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液压驱动部具有两个第二输出端,两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转轴;
两个所述第二摆片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为两个第二编码器,两个所述第二编码器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液压驱动部和第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三液压驱动部具有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摆片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检测模块为第三编码器,所述第三编码器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端。
9.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平直度在线检测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缝钢管在线冷却工艺中钢管平直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钢管的直径和平直度要求,通过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和第三位置调节机构依次分别调节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与所述钢管之间的预设距离至平直度误差允许范围内;
将定径后的所述钢管以预设速度在所述输送辊道上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且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三检测模块依次分别检测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的转动角度值;
当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的转动角度值均小于预设值时,则表示所述钢管的平直度达到在线冷却的要求,可进行在线控制冷却工艺;
当所述第一摆片、第二摆片和第三摆片的转动角度值中有一个或多个大于所述预设值时,则表示所述钢管的平直度未达到在线冷却的要求,需通过所述输送辊道运送至冷床;
其中,所述钢管的外径D为200-460mm,且当所述钢管的外径200mm≤D<325mm时,所述预设距离为15mm,所述预设值为8°;当所述钢管的外径325mm<D≤460mm时,所述预设距离为20mm,所述预设值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0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