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工艺数据挖掘的冲压二次废料收集再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4067.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奚道俊;付三令;刘飞;万宝祥;曹开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工艺 数据 挖掘 二次 废料 收集 再利用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工艺数据挖掘的冲压二次废料收集再利用工艺,通过对窗口型部件的废料进行尺寸和材质分析,找出适合该废料的再利用部件,将窗口型部件的修边后的废料采用机械手端拾器取出通过废料收集,进行采用激光切割切割成再利用部件的尺寸,再进行拉延成再利用部件的厚度,最后进行冲压成型得到再利用部件,通过对工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窗口型部件的修边模具使得修边废料为一整块,可以确定最大化利用废料的冲压工艺,大大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料再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工艺数据挖掘的冲压二次废料收集再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冲压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冲压件价格将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冲压件的开发成本,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是每一个冲压件企业必须重点解决的课题。冲压件包括各种各样的钣金件,而这些零件基本都是通过冲压生产的。在冲压件的成本中,材料费用一般占到60%以上。材料利用率每提升1%,材料工艺消耗将减少约6~8kg,成本最少也能降低35 元。冲压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控制越来越受到冲压厂的重视。因此,探讨冲压方面的成本控制措施,选择合理的冲压工艺,在模具开发上充分考虑材料利用率等,对整车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工艺数据挖掘的冲压二次废料收集再利用工艺,通过对窗口型部件的废料进行尺寸和材质分析,找出适合该废料的再利用部件,将窗口型部件的修边后的废料采用机械手端拾器取出通过废料收集,进行采用激光切割切割成再利用部件的尺寸,再进行拉延成再利用部件的厚度,最后进行冲压成型得到再利用部件,通过对工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窗口型部件的修边模具使得修边废料为一整块,可以确定最大化利用废料的冲压工艺,大大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工艺数据挖掘的冲压二次废料收集再利用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确定窗口型部件的尺寸,测量得出修边之后的废料尺寸和重量;
步骤二:比较废料部分的尺寸、材质和质量,得到废料可再利用修边的部件,该部件与窗口型部件材质一致,尺寸小于废料部分;
步骤三:将窗口型部件采用修边模具进行修边,修边模具修边的废料为一整块,通过机械手端拾器将废料从模具中取出收集;
步骤四:对废料进行尺寸数据挖掘,与再利用部件尺寸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激光切割成与再利用部件尺寸吻合的板料进行冲压验证,看是否可冲压得到再利用的部件;
步骤五;将激光切割后的板料的厚度与再利用部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该板料进行拉延,使得该板料与原有再利用部件的板料各个尺寸一致;
步骤六:对拉延后的板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再利用的部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口型部件为圆弧形,为了确保窗口型部件废料能够顺利脱离刃口,必须保证冲孔后废料与刃口有一定间隙;根据翻边角度的理论测算,结合模具镶块强度及模具行程等因素考虑,确定该废料折边后与下模刃口间隙约0.8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修边的废料为一整块,通过机械手端拾器将废料从模具中取出收集到废料收集装置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窗口型部件的废料进行尺寸和材质分析,找出适合该废料的再利用部件,将窗口型部件的修边后的废料采用机械手端拾器取出通过废料收集,进行采用激光切割切割成再利用部件的尺寸,再进行拉延成再利用部件的厚度,最后进行冲压成型得到再利用部件,通过对工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窗口型部件的修边模具使得修边废料为一整块,可以确定最大化利用废料的冲压工艺,大大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