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起落架舱门随动开关的联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3543.7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峰;李阿敏;王镇;纪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5/22 | 分类号: | B64C25/22;B64C25/16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起落架 舱门 开关 联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舱门随动开关的联动机构,包括舱门联动机构,摇臂一和摇臂二之间活动连接,摇臂一的右端与机架的活动连接,摇臂一与液压作用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液压作用筒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联动盘通过花键套装在转轴的外部,转轴安装在安装圆环的内部,摇臂二的左端与起落架减震筒的顶部活动连接,从动盘上开设有供滚动销穿过的滚动销槽,连杆一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杆二,连杆二的下端与舱门联动轴活动连接,舱门联动轴活动安装在舱门上;本发明使得起落架完全收起时,起落架舱门正好完全关闭,实现了起落架收起时舱门自动联动关闭,实现了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联动开关起落架舱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舱门随动开关的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架的主要任务是满足飞机的滑跑,移动及停放等功用。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大多数飞机的起落架都是收在机身内的,大部分机型的起落架都配备有起落架舱门,在起落架收起之后舱门关闭,保证飞机飞行时具有优良的气动性能,目前大型民航运输飞机的起落架舱门采用液压系统实现舱门的关闭和打开。而一些小型飞机的起落加舱门是依靠起落架收放时的机械联动来控制舱门关闭与打开。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起落加舱门开关联动机构,实现了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联动开关起落架舱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的一种飞机起落架舱门随动开关的联动机构,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起落架舱门随动开关的联动机构,包括,舱门联动机构,所述舱门联动机构包括摇臂结构和联动盘,所述摇臂结构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摇臂一和摇臂二,所述摇臂一和所述摇臂二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摇臂一的右端与机架的活动连接,所述摇臂一与液压作用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液压作用筒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机架活动连接;
所述联动盘通过花键套装在转轴的外部,所述转轴安装在安装圆环的内部,所述安装圆环焊接在机架上,所述转轴与起落架减震筒固定连接,所述摇臂二的左端与所述起落架减震筒的顶部活动连接,远离所述联动盘的一侧所述转轴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从动盘,所述联动盘的基体上焊接有滚动销,所述从动盘上开设有供所述滚动销穿过的滚动销槽,所述联动盘和所述从动盘之间设有连杆,所述从动盘的底部左侧活动安装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下端与舱门联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舱门联动轴活动安装在舱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作用筒收缩,摇臂一与摇臂二向下收缩,摇臂一带动起落架减震筒围绕转轴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整个起落架收起,在起落架收起的过程中,起落架减震筒上的转轴转动时,联动盘也随着转轴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起落架收放到一定位置,联动盘上的滚动销正好运动到从动盘上滚动销槽的最下方,从而带动从动盘转动,使得从动盘开始顺时针运动;从动盘顺时针转动,通过连杆一、连杆二、带动舱门联动轴转动,舱门联动轴转动,带动舱门也跟着转动,起落架完全收起时,起落架舱门正好完全关闭,实现了起落架收起时舱门自动联动关闭,实现了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联动开关起落架舱门。
优选的,所述摇臂一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摇臂二的右端插在所述摇臂一的左侧内部,所述摇臂一和所述摇臂二的相接处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中部为光滑段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臂一和摇臂二的相接处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方便摇臂一和摇臂二拆装的同时,由于螺栓的中部为光滑段设置,使得摇臂一和摇臂二转动的更为顺畅。
优选的,与所述摇臂一的相接处所述机架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摇臂一的内部,所述摇臂一和所述凸起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插入摇臂一的内部,摇臂一和凸起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使得摇臂一转动的更为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磨削设备
- 下一篇:数字移相器组件自动测试系统及其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