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闸把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1168.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辉;彭一林;阮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2J11/13;B62J4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闸把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车闸把组件,包括闸把单元、拨片单元、霍尔传感器固定件、支架、刹线、套筒和把管单元;闸把一端设有支架,闸把单元一端套接于支架内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拨片单元固定套接于支架底端环孔内,支架另一端设有套筒并与其固定连接,刹线通过直线穿过支架以及套筒内端开设的让位槽进入拔管的限位槽内,使得刹线呈内置式设置,起到隐藏和保护刹线的作用,限位槽起到固定刹线的作用,有效防止刹线暴露在外端长时间会老化的问题,有效延长刹线的使用寿命,防盗性能极佳,同时安装极为简单,成本低,连接线呈内置式设置,起到隐藏和保护连接线的的作用,能够解决连接线长时间暴露在外面表面表皮磨损老化产生漏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电动车闸把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空气中温室气体不断的增加,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保护环境,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也正被人们所接受,电动车则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不仅轻便小巧,而且使用清洁能源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污染气体,同样随着电动车的日益增多,电动车经常出现的问题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现有的电动车闸把组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刹线通常两端分别直接与闸把及碟刹连接,传感器的连接线通常一端通常与下方的控制器连接,刹线与连接线通常直接暴露于外端长时间会使得刹线与连接线产生老化的问题,连接线甚至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暴露于外端也会使得防盗性能极差,且刹线与连接线外面部分不固定,在行驶过程会产生晃动,影响整体使用的稳定性,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电动车闸把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刹线通过直线穿过支架以及套筒内端开设的让位槽进入拔管的限位槽内,使得刹线呈内置式设置,起到隐藏和保护刹线的作用,限位槽能够起到固定刹线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刹线暴露在外端长时间会老化的问题,有效延长刹线的使用寿命,防盗性能极佳,同时安装极为简单,成本低;连接线呈内置式设置,起到隐藏和保护连接线的的作用,能够解决连接线长时间暴露在外面表面表皮磨损老化产生漏电的问题,刹线及电线呈内置式设置,使得整体从外观上看不到刹线或电线外置,使得整体的外观更加美观大方的电动车闸把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闸把组件,包括闸把单元、拨片单元、霍尔传感器固定件、支架、刹线、套筒和把管单元;所述闸把一端设有支架,所述闸把单元一端套接于支架内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端固定装设有霍尔传感器固定件,所述拨片单元固定套接于支架底端环孔内,所述支架另一端设有套筒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把管单元固定套接于套筒内并延伸至套筒两侧外端;
所述把管单元包括把管和开设于把管上端的限位槽,所述刹线一端安装于闸把单元的安装座内,其另一端穿过支架以及套筒内端开设的让位槽并延伸至限位槽内端。
作为优选地,所述闸把单元包括左闸把或右闸把,磁铁固定粘接于左刹把或右闸把一端,所述左闸把或右闸把底端连接通孔处两端设有垫片,所述闸把单元与垫片件设有一级扭簧件,所述一级扭簧件包括一级左扭簧或一级右扭簧,所述垫片与左闸把间设有一级左扭簧或与右闸把间设有一级右扭簧,所述左闸把或右闸把底端连接通孔处套接于支架上适配的连接通孔处,平头螺栓贯穿于垫片、扭簧一级扭簧件、闸把单元及支架的连接通孔处并向前延伸,所述平头螺栓延伸部分上套接有防松母从而将闸把单元与支架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或右支架,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底侧端部装配有限位挡块并通过十字盘头螺钉锁紧,所述限位挡块另一端装配有铃铛并通过梅花头螺钉锁紧。
作为优选地,所述拨片单元包括二级扭簧件、拨片、梅花头带柱螺栓、弹簧和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内六角螺栓与拨片一端连接槽相连接,所述二级扭簧件包括二级左扭簧或二级右扭簧,所述拨片侧端套接有二级左扭簧或二级右扭簧,所述梅花头带柱螺栓穿过拨片、二级扭簧件与支架一端的连接通孔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拨片与支架装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未经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