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测温装置及其隔热衬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0201.X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廷;廖坚;郑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4;G01K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测温 装置 及其 隔热 衬套 | ||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测温装置及其隔热衬套,避免测温引气导致的机匣超温。其中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用于设置在引气通道中,其包括薄壁筒形部和在所述薄壁筒形部的外端形成的安装法兰,所述薄壁筒形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间隔开的多道环形凸面,所述薄壁筒形部构造成能贯通所述引气通道,所述多道环形凸面构造成能与引气通道的多处分别接触配合形成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的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监控参数之一,发动机流道温度测量是发动机测试的重要项目之一。常见的温度检测仪表主要有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和辐射式温度计。热电偶可直接测量温度,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值。如图1所示,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约800-900℃,采用机匣开孔13测温,高温燃气通过发动机静子叶片1上的测温孔11,沿气流方向D流向涡轮机匣12和静子叶片1的外缘板形成的环形腔14,引起涡轮机匣壁温过高,导致机匣超温变形及机匣外部零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测温装置及其隔热衬套,避免测温引气导致的机匣超温。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用于设置在引气通道中,其包括薄壁筒形部和在所述薄壁筒形部的外端形成的安装法兰,所述薄壁筒形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间隔开的多道环形凸面,所述薄壁筒形部构造成能贯通所述引气通道,所述多道环形凸面构造成能与引气通道的多处分别接触配合形成密封。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法兰上形成有切口,所述切口构造成能在安装后与引气通道外侧的机匣的测试座端面形成缺口。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薄壁筒形部为薄壁圆筒。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凸面为局部球面。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发动机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发动机机匣上的引气通道,还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测温用隔热衬套以及在引气通道外侧的测试座,所述隔热衬套从发动机机匣的外侧插入所述引气通道,将所述热电偶插入所述隔热衬套,并通过紧固件将热电偶和所述隔热衬套的所述安装法兰固定在所述测试座上。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气通道包括涡轮机匣上的测温孔、静子叶片外缘板形成的环形腔、静子叶片外缘板形成的测温孔。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衬套的两道环形凸面与涡轮机匣上的测温孔、静子叶片外缘板形成的测温孔分别形成密封。
在所述的发动机测温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安装法兰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切口,并与测试座端面分别形成缺口。
前述技术方案通过形成多道密封,因此有效防止高温燃气流向涡轮机匣和静子叶片外缘板形成的环形腔,提高发动机流道温度测试安全性,避免机匣因为测温而升温。隔热衬套采用薄壁结构件,热敏感性强,与机匣测试孔内壁及静子叶片测试孔内壁接触处采用凸面接触,受热膨胀后密封强,且高温变形后,过盈配合段较短,易于分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高温燃气的流向示意图。
图2是发动机测温装置应用在涡轮机匣上的立体图。
图3是发动机测温装置应用在涡轮机匣上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隔热衬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