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通讯的自适应汽车减震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9762.8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红;戴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8 | 分类号: | B60G17/018;H04M1/725;H04W4/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通讯 自适应 汽车 减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蓝牙通讯的自适应汽车减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启动,汽车的减震系统开始工作,减震系统具有不同驾驶模式的控制,减震系统连接汽车上安装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在记忆列表里查找并主动连接上之前已经连接过的车主手机,如果找到之前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按照上一次车主选择的驾驶模式来控制减震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上一次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执行上一次车辆熄火的驾驶模式;如果是新的驾驶人员主动连接蓝牙,则保存这个蓝牙信息,并且按照蓝牙指令执行选择所需要的驾驶模式。本发明可以通过操作手机APP来选择减震系统的驾驶模式控制,并且记忆每个车主的驾驶模式,汽车加入该系统,可以明显改善驾驶感受,提升驾驶乐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蓝牙通讯的汽车减震控制。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系统经常被用于轿车的底盘上,来减少复杂路面的颠簸对车上人员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目前的汽车减震系统,大部分都是配置固定参数的减震器,不管什么路面都是同样的配置,用户不能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或者驾驶感受来调整不同的减震控制模式,缺少人性化;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当一辆车经常是由不同的驾驶人员来驾驶时,汽车减震系统不能满足不同驾驶人员对于驾驶的不同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基于蓝牙通讯的自适应汽车减震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蓝牙通讯的自适应汽车减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启动,汽车的减震系统开始工作,减震系统具有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控制,减震系统连接汽车上安装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在记忆列表里查找并主动连接上之前已经连接过的车主手机,如果找到之前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按照上一次车主选择的驾驶模式来控制减震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上一次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执行上一次车辆熄火的驾驶模式;如果是新的驾驶人员主动连接蓝牙,则保存这个蓝牙信息,并且按照蓝牙指令执行选择所需要的驾驶模式;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APP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
所述蓝牙模块集成了蓝牙射频、协议栈,负责与手机通信,并提供与减震系统通讯的硬件,减震系统接收信号,执行减震系统的驾驶模式的工作内容。
所述驾驶模式包括运动模式、舒适模式和普通模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蓝牙模块能够记录车主上一次对驾驶模式的选择,连接车主手机APP和减震系统,即可让车主的意愿传达到减震系统,来明显改善驾驶感受,提升驾驶乐趣。同样,对于非车主的其它驾驶人员,也能实现上述同样的驾驶模式的控制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蓝牙通讯的自适应汽车减震控制方法,减震系统具有三种不同驾驶模式的控制,即运动模式、舒适模式和普通模式,减震系统中的减振器采用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不同驾驶模式给出的不同信号即可控制减震器具有不同减震参数;当汽车启动,汽车的减震系统开始工作,减震系统连接汽车上安装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集成了蓝牙射频、协议栈,负责与手机通信,并提供与减震系统通讯的硬件,减震系统接收信号,即可执行减震系统的驾驶模式的工作内容),蓝牙模块在记忆列表里查找并主动连接上之前已经连接过的车主手机,蓝牙模块可以记录车主上一次对驾驶模式的选择,如果找到之前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按照上一次车主选择的驾驶模式来控制减震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上一次车主的蓝牙信息,则执行上一次车辆熄火的驾驶模式;如果是新的驾驶人员主动连接蓝牙,则保存这个蓝牙信息,并且按照蓝牙指令执行选择所需要的驾驶模式;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APP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或者驾驶感受来调整不同的驾驶控制模式,而且,一辆车的不同驾驶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调整驾驶模式,从而让用户在驾驶这辆车的时候,车辆自动调整为自己喜欢的驾驶模式,进而让车主的意愿传达到减震系统,来明显改善驾驶感受,提升驾驶乐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