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9679.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张汝枭;吴明晖;周志峰;雷菊阳;杨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6T7/33;G06T7/50;G06K9/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姜晓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融合 零件 尺寸 检测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台,所述隔振台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运动平台,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待检零件,用于调整待检零件在X、Y和Z轴上的运动,以及在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之间的移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待检零件进行三维点云数据的采集,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待检零件进行二维数据的采集,为后续待检零件的三维精确建模提供数据基础,使重建后待检零件的三维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对待检零件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其在XOY平面上的投影,利用三角视差原理对待检零件的二维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深度图像,再利用基于快速高斯滤波的SIFT算法结合稀疏字典对投影和深度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最后利用最近点迭代算法,结合提取到的特征点,对投影和深度图像进行配准,再结合三维点云数据本身的Z轴数据,得到待检零件精确的三维点云模型;
所述运动平台包括设置在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之间的X轴直线滑台,所述X轴直线滑台上设置有绕X轴摆动滑台,所述绕X轴摆动滑台上设置有绕Y轴摆动滑台,所述绕Y轴摆动滑台上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检零件且调整待检零件在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旋转平台用于调整载物台绕Z轴方向的转动角度,所述绕X轴摆动滑台用于调整载物台绕X轴方向的转动角度,所述绕Y轴摆动滑台用于调整载物台绕Y轴方向的转动角度,所述X轴直线滑台用于控制载物台在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之间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部设置有方形滑块,所述方形滑块用于放置待检零件,其一个相对的两侧各贯穿一个光杆,所述光杆的两端均与方形框架连接,所述方形滑块的前端面通过丝杆与第一旋钮连接,手动转动第一旋钮,通过丝杆带动方形滑块沿光杆来回移动,所述前端面设置为方形滑块的另一个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个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用于对待检零件进行三维点云数据的采集,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激光传感器在Z轴方向的来回移动;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隔振台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结构光系统,在其两侧各设置一个相机,两个所述相机、结构光系统与激光传感器均处于与X轴直线滑台所在直线的平行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沿Z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滚珠丝杠,其丝杆的端部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连接,且其中一个端部穿过支撑板与第二旋钮固定连接,其丝杆螺母与延伸板连接,所述延伸板沿与X轴方向平行的直线设置,其上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手动转动第二旋钮,通过丝杆带动丝杆螺母及与其连接的激光传感器沿Z轴方向来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零件尺寸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基于快速高斯滤波的SIFT算法提取特征点时,对所述投影图像进行降阶采样,得到对应的尺度空间,通过对两个相邻高斯图像先做差分,再与深度图像做卷积,得到对应的DoG尺度空间,最后,利用稀疏字典得到的多个SIFT描述子进行筛选,利用筛选后的SIFT描述子对应的特征点对投影和深度图像进行配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6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测试传输机
- 下一篇:烟嘧磺隆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