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玫瑰蓝莓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6419.8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敏 |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G3/02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玫瑰 蓝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玫瑰蓝莓酒,包括重瓣红玫瑰0.133‑2.25份、蓝莓1‑8份;制备而成的玫瑰蓝莓酒酒精度为8‑16%VOL,酒体澄清透明,颜色为浅宝石红、宝石红或深宝石红。制备方法包括步骤I:玫瑰后发酵‑陈酿液的制作:将玫瑰花原料预处理后初发酵、主发酵及后发酵得玫瑰后发酵‑陈酿液,并利用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去除后发酵‑陈酿液中的苦涩味;步骤II:蓝莓后发酵‑陈酿液的制作:将蓝莓预处理后进行初发酵、主发酵及后发酵得蓝莓后发酵‑陈酿液;步骤III:制备玫瑰蓝莓酒:包括调配、稳定性处理陈酿、过滤和灌装,在稳定性处理过程中利用膨润土‑脱乙酰甲壳素协同冷冻、压滤的方式进行。本技术方案制得的酒口感,色泽、稳定性俱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玫瑰蓝莓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玫瑰初开的花朵及根可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等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肝气胃痛,乳臃肿痛等症。玫瑰果的果肉,可制成果酱,具有特殊风味,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P,可预防急、慢性传染病、冠心病、肝病和阻止产生致癌物质等,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重瓣红玫瑰(Rose rugosa cv.Plena)是平阴玫瑰的传统栽培品种,201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重瓣红玫瑰可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在贵州省内种植广泛。蓝莓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富含花青素、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铁和多种氨基酸,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能有效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心血管健康;有增强心脏功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功效,能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脑力;可以强化视力,减轻眼球疲劳。
现有技术中,对于蓝莓与玫瑰用于制备酒的技术较为广泛。应针对蓝莓与玫瑰的复合发酵酒易出现的色泽与玫瑰、蓝莓的固有色差异较大;口感有较明显的苦涩味;以及酒体出现浑浊、沉淀等稳定性不好的问题而在制备工艺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玫瑰蓝莓酒及其制备方法,即工艺中采用玫瑰、蓝莓分别通过“破碎”至“后发酵-陈酿”工序处理,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按比例配合,可生产出香味、色泽、口感有差异的系列产品,同时也可解决酒的色泽与原料固有颜色差异较大,酒体稳定性较差,酒中苦涩味较明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玫瑰蓝莓酒,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重瓣红玫瑰0.133-2.25份、蓝莓1-8份;制备而成的玫瑰蓝莓酒酒精度为8-16%VOL,酒体澄清透明,颜色为浅宝石红、宝石红或深宝石红。
一种玫瑰蓝莓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玫瑰后发酵-陈酿液的制作:将玫瑰花原料预处理后进行初发酵、主发酵及后发酵得玫瑰后发酵-陈酿液,并利用食品级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去除玫瑰后发酵-陈酿液中的苦涩味;
步骤II:蓝莓后发酵-陈酿液的制作:将蓝莓预处理后进行初发酵、主发酵及后发酵得蓝莓后发酵-陈酿液,蓝莓初发酵的方式为浸渍结合低温初发酵;
步骤III:制备玫瑰蓝莓酒:包括调配、稳定性处理陈酿、过滤和灌装,在稳定性处理过程中利用膨润土-脱乙酰甲壳素协同冷冻、压滤的方式进行。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制备而成的玫瑰蓝莓果酒充分融合了玫瑰及蓝莓的颜色,酒体澄清透明,不浑浊,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敏,未经谢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连直通式相变换热装置
- 下一篇:多界面芯片焊锡背胶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