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5063.6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轩;杨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袁雪 |
| 地址: | 528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铝件 抛丸 工艺 方法 | ||
1.一种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丸料混合物对铸铝件进行抛丸处理,所述丸料混合物包括金属雾化丸、回收金属雾化丸和铝丸,其中,所述金属雾化丸及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硬度为32HRC~35HRC,抗拉强度为1300MPa~2200MPa,所述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08mm~0.2mm,质量百分数为60%~90%,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08mm~0.2mm,0<质量百分数≤30%,所述铝丸的粒径尺寸为0.6mm~1mm,质量百分数为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丸料混合物中,所述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15mm~0.2mm,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15mm~0.2mm,所述铝丸的粒径尺寸为0.7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丸料混合物中,所述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15mm~0.18mm,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粒径尺寸为0.15mm~0.18mm,所述铝丸的粒径尺寸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丸料混合物中,所述金属雾化丸的质量百分数为66%~74%,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质量百分数为18%~22%,所述铝丸的质量百分数为8%~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丸料混合物中,所述金属雾化丸的质量百分数为70%,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的质量百分数为20%,所述铝丸的质量百分数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雾化丸采用不锈钢雾化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丸料混合物对所述铸铝件进行抛丸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抛丸量180kg/min~220kg/min,抛丸时间8min~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丸料混合物对所述铸铝件进行抛丸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抛丸量200kg/min,抛丸时间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铸铝件的抛丸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所述丸料混合物对所述铸铝件进行抛丸处理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丸料处理、来料抽检及前期分料操作,筛选出符合规格要求的所述金属雾化丸、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和所述铝丸;
将所述金属雾化丸、所述回收金属雾化丸和所述铝丸按照预设配比进行混合得到所述丸料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0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实时在线监测功能的铣刨机加载测试系统
- 下一篇:座椅收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