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4430.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王洁;加西亚-奥哈尔沃乔迪;加莱拉-拉波特塔莱蒂西亚;施庆珊;谢小保;王颖思;彭红;李素娟;孙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1/00;C12R1/19;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枯草 芽孢 杆菌 生物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加入大肠杆菌BW25113敲除子ΔatpA、ΔatpB、ΔatpC、ΔatpD、ΔatpH、ΔdcuA、ΔguaA、Δlpd、ΔpurA、ΔsucB、ΔubiE、ΔubiH或ΔygaP,可有效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率达到82%‑99%;并且所用的大肠杆菌BW25113敲除子全部来自于大肠杆菌BW25113 keio单基因突变体文库,可以从商业公司购买获得,无需自己构建,从而使得该方法易于操作和使用。本发明方法可解决特定场景中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量过高导致的抗药性提高等问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并且其生长、繁殖速度较快,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是一种需氧菌。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可以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动物体(人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已经在水产养殖、植物抗病、动物饲料生产、水质净化和堆肥发酵等方面都具有和很好的应用,但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枯草芽孢杆菌依然是一个有害菌,如在日化产品和工业产品领域,已经有很多的文献报道从日化产品中分离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如陈艺彩等(2010年)从工业腐败变质样品中分离到44株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占分离得到细菌总数的29.63%,同时,工业杀菌剂BIT、MIT和卡松对这些芽孢杆菌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mg/L、14mg/L和15mg/L,呈现一定的耐药性,而菌体抗药性的提高,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是细菌的聚集体,它的形成可以使菌体的抗药性提高10-1000倍,另外,枯草芽孢杆菌的出现导致日化产品的性状发生改变,如使日化产品变得粘稠等,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定的方法来防治枯草芽孢杆菌及其生物膜在特殊领域的污染。
目前,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的方法主要是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杀菌剂,但是由于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和不正当使用,使枯草芽孢杆菌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从而引发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虽然,目前也有使用噬菌体、蛋白酶、天然产物等防控枯草芽孢杆菌,但由于效果差、作用时间长、适用范围窄等原因,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虽然枯草芽孢杆菌一直以来被作为有益菌在农业、发酵工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某些领域或者产品中如日化产品和工业制品等,枯草芽孢杆菌的出现特别是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危害的不足,根据以菌治膜的思路,通过引入其它菌株来有效控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提供一种高效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引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菌株即大肠杆菌特定基因敲除子,通过菌菌互作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而引入的菌株具有较低的抗药性,易于根除,以菌治菌和以菌抑膜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腐败菌防治策略和技术。
本发明的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枯草芽孢杆菌中加入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子从而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所述的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子为大肠杆菌BW25113敲除子ΔatpA、ΔatpB、ΔatpC、ΔatpD、ΔatpH、ΔdcuA、ΔguaA、Δlpd、ΔpurA、ΔsucB、ΔubiE、ΔubiH和ΔygaP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的加入是通过将所述的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子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液相中接触来进行的。
优选,所述的加入是通过将所述的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子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来进行的。
优选,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是枯草芽孢杆菌PY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