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3910.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模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的第二衬底以及制备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功能层;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指纹识别模块集成至显示面板内,实现显示模组制作流程简化和显示模组整体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显示终端的追求越来越高,用户对高屏占比显示终端的追求使得全面屏手机不断发展,显示屏的边框也变得越来越窄;同时,为了提高屏占比,手机解锁的方式也不断变化,例如将指纹解锁放在手机背面,或者取消指纹解锁,改为人脸识别等方式,但是这些解锁方式与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不符,因此,屏下指纹解锁的方式应运而生。
现有的屏下指纹解锁是指将指纹解锁模块独立设置在手机显示面板下方,通过光学或者超声波识别的方式对手机进行解锁。由于将指纹识别模块独立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因此,在制作时,需先将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再在显示面板下方制作指纹识别模块,制作流程和结构较复杂。
因此,急需解决现有显示模组中由于将指纹识别模块独立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导致的制作流程和结构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通过将指纹识别模块集成至显示面板中,实现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模块的一体化制造,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将指纹识别模块独立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导致的制作流程和结构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的第二衬底以及制备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功能层;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
驱动电路层,制备于所述第一衬底上;
压电材料层,制备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
电极层,制备于所述压电材料层上;
第一缓冲层,制备于所述电极层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包括:
第二缓冲层,制备于所述第二衬底上;
有源层,制备于所述第二缓冲层上;
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层上;
源电极,连接于所述有源层;
漏电极,连接于所述有源层;
栅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栅电极以及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
像素电极层,连接至所述源电极或所述漏电极;
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漏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包括:沟道区以及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区和漏区,所述源区连接至所述源电极;所述漏区连接至所述漏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沟道区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外引线结合区,所述显示区域通过若干引线与所述外引线结合区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芯片,若干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外引线结合区后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农业云平台
- 下一篇:一种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