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起落架故障智能安全降落伺服追踪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1616.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阳;杨红莉;季以恒;杨降龙;邱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起落架 故障 智能 安全 降落 伺服 追踪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故障智能安全降落伺服追踪机器人,包括工型底板,底板为飞机降落时的承接板,底板的底部设有电动车轮,电动车轮支撑底板并实现底板的转向;底板上设有图像传感装置、雷达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和控制电路;图像传感装置监测飞机的位置;雷达传感器监测飞机离追踪机器人的垂直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飞机及地面站通信。本发明追踪机器人将在飞机正下方实时伺服追踪飞机,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始终保持追踪机器人与飞机的相对速度为零,机器人像托盘一样让飞机降落在追踪机器人上方的底板上。解决了以往飞机起落架出现故障后直接在跑道降落引起飞机与地面高强度滑动摩擦而起火的问题,保障了旅客及机组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安全降落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故障智能安全降落伺服追踪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飞机降落时,通常由起落架支撑飞机并进行地面(水面)移动,从而使飞机可安全降落。当起落架故障无法伸出时,目前通常解决方法是飞机直接降落在飞机跑道上,即硬着陆。这种情况下,飞机将直接与跑道接触,由于飞机与跑道相对高速运动,产生滑动摩擦起火,极易引起火灾,尽管机场临时设置了灭火车也无济于事,严重威胁到乘客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机起落架故障智能安全降落伺服追踪机器人,当起落架无法正常伸出时,通过多种传感器数据分析定位,在机场跑道上时刻伺服追踪飞机,以便飞机能安全准确降落到本发明所设计的机器人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机起落架故障智能安全降落伺服追踪机器人,包括工型底板,所述底板为飞机降落时的承接板,飞机降落后其左右引擎分别嵌入工型底板腰部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处;
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4个电动车轮,电动车轮用于支撑底板并实现底板的转向;
所述底板上设有图像传感装置、雷达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和控制电路;
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用于监测飞机的位置;
所述雷达传感器设于纵向中轴线上,用于监测飞机离追踪机器人的垂直距离;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收发信息,实现与飞机及地面站通信。
所述电源为追踪机器人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追踪机器人各模块的运行。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底板和电动车轮之间通过转向轴、转向臂和转向电机连接,转向轴和转向臂用于实现电动车轮的转向,电动车轮的转向由转向电机控制。
上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第三图像传感器、第四图像传感器、第五图像传感器、第六图像传感器、第七图像传感器;
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和第三图像传感器按照飞机预定降落的位置分别设于底板纵向中轴线的后端、中端和前端,用于定位飞机的尾部、中部和头部位置;
第四图像传感器和第五图像传感器、第六图像传感器和第七图像传感器按照飞机预定降落的位置对称分布于底板纵向中轴线的两侧,用于定位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位置。
上述的底板纵向中轴线上还按照飞机的机身设有U形槽,为飞机降落后的机身嵌入位置。
上述的底板上按照飞机预定降落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挡板槽、第二挡板槽、第三挡板槽、第四挡板槽、第五挡板槽、第六挡板槽、第七挡板槽、第八挡板槽;
所述第一挡板槽、第二挡板槽、第三挡板槽、第四挡板槽、第五挡板槽、第六挡板槽、第七挡板槽、第八挡板槽下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第五挡板、第六挡板、第七挡板、第八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