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工业化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1403.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楠;朱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0/00;C04B40/02;C04B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密实 混凝土 工业化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工业化生产工艺,涉及混凝土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团粒存在于拌合物中,不能充分水化,进而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大大降低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步骤二,混合浆料;步骤三,制备浆料;步骤四,制备混料;步骤五,成品出料,对步骤三得到的混料进行加热,升温至50‑60℃,升温时间为5‑10s,然后保温2‑5s,最后降温至10‑15℃,降温时间为5‑10s,最后回复至20‑30℃,回复时间为5‑10s,且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即可得到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水泥团粒的形成,大大提高水泥颗粒的扩散均匀度,使混凝土整体强度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工业化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公开号为CN1086232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渗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该高强度抗渗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水泥:319-434份;细集料:570-723份;粗集料:957-1163份;减水剂:33-61份;粉煤灰:101-149份;水:132-168份;细粉组合物:97-150份;抗拉组合物:25-65份;细粉组合物包括硅微粉、聚醚醚酮和氧化铝粉末中的至少一种;抗拉组合物为聚乙烯醇纤维和/或钢纤维。高强度抗渗混凝土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细粉组合物、水泥和细骨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粗混物;S2,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抗拉组合物、粗骨料和粉煤灰加入到第一粗混物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粗混物;S3,称取相应重量份数减水剂和水加入到第二粗混物中,混合均匀得到产物。
上述申请文件中,先将水泥和各骨料成分进行混合后,再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这样一部分水泥颗粒常被石子夹裹着一起进入搅拌机,遇水后随搅拌机旋转很快形成颗粒大小不等的水泥团粒,直至搅拌结束后仍会有一部分水泥团粒存在于拌合物中,不能充分水化,进而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工业化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能够避免水泥团粒的形成,大大提高水泥颗粒的扩散均匀度,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内水泥颗的水化程度,使混凝土整体强度得以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工业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配制如下重量份数组分的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原料:水泥原料540-560份、粉煤灰65-75份、矿粉55-65份、水150-170份、中砂780-800份、碎石790-810份和外加剂18-20份;
步骤二,混合浆料,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水泥、粉煤灰、矿粉和20-30%重量份数的水进行混合,得到浆体;
步骤三,制备浆料,在步骤二得到的浆体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碎石,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步骤四,制备混料,在步骤三得到的浆料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中砂、外加剂和剩余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混料;
步骤五,成品出料,对步骤三得到的混料进行加热,升温至50-60℃,升温时间为5-10s,然后保温2-5s,最后降温至10-15℃,降温时间为5-10s,最后回复至20-30℃,回复时间为5-10s,且过程中不断进行搅拌,即可得到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