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2988.7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18;E04B5/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混凝土 叠合 空心 楼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钢楼板、底部钢板混凝土预制板、轻质填充体、顶部混凝土叠合层;
所述底部钢楼板包括底部钢板(1),斜向钢筋(2)和栓钉(3),所述斜向钢筋(2)底部设有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的平直段,所述斜向钢筋(2)呈波浪形布置,所述斜向钢筋(2)的底部平直段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之上,所述栓钉(3)位于所述斜向钢筋(2)形成的区格内部;
所述底部钢板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所述底部钢楼板,板底混凝土(6),肋梁(5)和顶部双向钢筋(7),所述顶部双向钢筋(7)与所述斜向钢筋(2)的顶部绑扎,形成竖向桁架;所述斜向钢筋(2)位于所述肋梁(5)中部,所述斜向钢筋(2)伸出所述肋梁(5)上表面,所述肋梁(5)上表面混凝土为凸凹的粗糙表面;
所述轻质填充体(4)填充在所述斜向钢筋(2)的区格内,所述轻质填充体(4)的顶部与所述肋梁(5)上表面齐平,所述相邻轻质填充体(4)之间的间隔为肋梁(5)的宽度,所述轻质填充体(4)位于板底混凝土(6)的上部;
所述顶部混凝土叠合层(8),覆盖在所述轻质填充体(4)上部、所述肋梁(5)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板混凝土预制板可起反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充体(4)表观密度不大于500kg/m3,自然吸水率不大于5%。
4.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底部钢楼板制造:将所述斜向钢筋(2)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之上形成区格,在区格内部将所述栓钉(3)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之上;
浇筑板底混凝土:在所述底部钢楼板的底部钢板(1)上部浇筑所述板底混凝土(6);
安装轻质填充体和浇筑肋梁:在所述斜向钢筋(2)形成的区格之间安装所述轻质填充体(4),在所述轻质填充体(4)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肋梁(5);
完成底部钢板混凝土预制板:所述顶部双向钢筋(7)与所述斜向钢筋(2)的顶部绑扎,并形成钢筋网片;
吊装:将所述底部钢板混凝土预制板整体吊装就位于支承边界上;
浇筑叠合层:在所述轻质填充体(4)上部与所述肋梁(5)上部浇筑板顶混凝土叠合层(8),完成钢板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9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顾OTA与SAR测试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共箱型充气开关设备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