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2742.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邵嘉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64;B65G47/7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回收 设备 | ||
1.一种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000)、下料机构(2000)与回流输送带(3000),所述上料机构(1000)与下料机构(200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输送台(1500)、设于所述输送台(1500)正上方的辊带(1100)、设于所述输送台(1500)与辊带(1100)旁的升降导轨(1200)、设于所述升降导轨(1200)上的升降平台(1300)以及设于所述升降平台(1300)上的取放机构(1400),所述下料机构(2000)中的辊带(1100)与所述回流输送带(3000)的进口相衔接,所述上料机构(1000)中的辊带(1100)与所述回流输送带(3000)的出口相衔接,所述取放机构(1400)包括至少两根能够朝所述辊带(1100)和输送台(1500)方向伸出的取放条(1423),所述输送台(1500)中具有能够将置于所述输送台(1500)上的载具(4000)顶起至高于所述输送台(1500)的顶升机构(1600),当所述顶升机构(1600)将所述载具(4000)顶起时,所述取放条(1423)能够伸入所述输送台(1500)和载具(4000)间的间隙中,所述辊带(1100)用于支承辊子(1103)的侧支撑板(1102)在对应辊子(1103)间的间隙处具有从侧支撑板(1102)上表面向下延伸的缺口(1104),所述取放条(1423)能够伸入所述缺口(1104)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500)由台板(1501)、设于台板(1501)两侧的侧板(1502)以及分设于两块侧板(1502)内侧表面上的两组输送带(1503)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501)共两块,横跨连接在所述侧板(1502)的下表面两端,所述顶升机构(1600)包括基板(1601)、导向杆(1602)、下支撑板(1603)、气缸(1604)、顶升板(1605)与顶杆(1606),所述基板(1601)架设在两侧的台板(1501)上,所述导向杆(1602)从基板(1601)底面向下延伸,所述下支撑板(1603)连接于所述导向杆(1602)的底部,所述顶升板(1605)位于基板(1601)与下支撑板(1603)间,所述导向杆(1602)穿设于所述顶升板(1605)中,所述气缸(1604)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1603)上,所述气缸(1604)顶部具有与所述顶升板(1605)相连的活塞杆,所述顶杆(1606)设于所述顶升板(1605)上并向上延伸至伸出所述基板(16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1400)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平台(1300)上的导轨(1410),设于所述导轨(1410)上的底板(1421)以及能够驱动所述底板(1421)沿所述导轨(1410)滑动的驱动装置(1440),两根相互平行的所述取放条(1423)安装在所述底板(1421)的顶面两侧,所述取放条(1423)的一端伸出所述底板(1421)面朝所述辊带(1100)和输送台(1500)一侧的边缘外。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10)的两侧具有限位凹槽(1411),所述底板(1421)的底面上设有导向块(1422),所述导向块(1422)的底面上具有导向凹槽(1424),所述导向凹槽(1424)的内侧壁上具有限位凸起(1425),所述导向块(1422)通过所述导向凹槽(1424)安装在所述导轨(1410)上,所述限位凸起(1425)伸入所述限位凹槽(1411)内。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条(1423)伸出所述底板(1421)外的一端与所述取放条(1423)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所述载具(4000)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43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的循环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条(1423)的端部与中部分别布置有两个彼此相邻的限位块(1430),从而在所述两个限位块(1430)间形成了一个限位槽(14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7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