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848.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朋飞;赵培锋;刘宝国;孙延飞;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G01M3/04;G01B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黎晓丹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掘进机 截割臂 轴承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位感应开关和防护组件,在截割臂的联接筒上设置引油孔,所述引油孔的内端与联接筒内的轴承腔连通,所述油位感应开关连接在所述联接筒的引油孔内,油位感应开关上插入引油孔的一端设有感应开关探测头,所述引油孔的位置低于截割臂水平状态时轴承腔润滑油液面高度;所述防护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联接筒的外侧,用于保护油位感应开关及感应开关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感应开关与掘进机主控器电连接,所述掘进机主控器还与显示设备和/或语音警示设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截割臂升降油缸上,用于检测截割臂相对于地面位置,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与掘进机主控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块、下防护块、防护板、前防护盖、防护筒和后防护盖,所述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分别设置在感应开关的上面和下面,并焊接在联接筒外圆面上,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之间靠近截割头的一侧焊接有防护板,前防护盖固定在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上,后防护盖固定在联接筒后部法兰上,防护筒位于前防护盖和后防护盖之间,且沿联接筒的轴线方向焊接在联接筒外圆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前防护盖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上;所述后防护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联接筒后部法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护盖包括弧形盖板和连接在弧形盖板一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边设置为与弧形盖板的弧度相匹配的弧线,内侧边设置为与所述联接筒的外圆面相匹配的弧线,所述侧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线缆穿过槽,所述前防护盖通过侧板固定在上防护块和下防护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盖包括连接板和线缆防护罩,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均设置为弧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后防护盖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联接筒后部法兰上,所述线缆防护罩的一端连接在弧形连接板的板面上,另一端罩在所述防护筒的端部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孔靠近联接筒外圆面一端内壁上加工有螺纹,所述感应开关通过引油孔螺接在联接筒上。
9.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条所述的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首先在掘进机驾驶室里看着显示设备并操作手柄使截割臂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角度α达到0±1度,截割臂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角度α由掘进机主控器读取安装在截割臂升降油缸上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数据计算得到并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然后通过显示设备和/或语音警示设备获得轴承是否漏油的信息,漏油信息由掘进机主控器读取油位感应开关的数据并控制显示设备和/或语音警示设备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臂掘进机截割臂轴承油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截割臂相对于地面位置角度α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1为截割架体前后铰点直线距离,L2为回转台上下铰点直线距离,L3为截割臂升降油缸安装距,X为截割臂升降油缸伸缩量,其通过读取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数据获得,γ为截割臂轴向中心线与L1夹角,δ为L2相对于地面位置角度,β为升降油缸相对于地面位置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8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