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转向柱的旋转对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1609.2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R·D·哈里斯;J·A·邦科夫斯基;L·F·斯托克;J·A·比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向 旋转 装置 | ||
1.一种转向系统,包括:
转向柱,用以定向在至少中心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限定中心轴线;
致动器组件,与所述转向柱操作性连通,以提供转向辅助,所述致动器组件包括一对板,每个板均限定供所述转向柱延伸通过的孔,并且每个板包括外轨道和内轨道,所述内轨道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设置在所述外轨道的径向内侧;
第一球,设置在所述外轨道内;
第二球,设置在所述内轨道内,该对板被布置成使得该对板中的每一个板的所述外轨道和所述内轨道彼此面对;以及
弹簧元件,与所述致动器组件一起布置成使得第二板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偏置,
其中每个所述外轨道和每个所述内轨道限定一斜坡区域,各所述斜坡区域与所述弹簧元件一起布置成影响所述转向柱的旋转以返回至所述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外轨道和所述内轨道被构造为沿着相应轨道限定高程变化,
其中所述内轨道和所述外轨道彼此布置成限定所述轨道内的球行程的双向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斜坡区域彼此布置成有助于基于仅所述弹簧元件的偏压的旋转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弹簧元件与所述第二板一起布置成影响每个所述球移向相应斜坡区域的最低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内轨道和所述外轨道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斜坡区域具有恒定的高程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内轨道和所述外轨道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斜坡区域包括非恒定的高程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还包括所述致动器组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行程止动件特征部,其径向向内突出,所述行程止动件特征部与所述第二板轴向间隔,以限定用于所述转向柱的旋转行程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还包括所述致动器组件的壳体以及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端盖,其中所述端盖的一部分限定行程止动件特征部,所述行程止动件特征部与所述第二板轴向间隔,以限定用于所述转向柱的旋转行程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第一板被固定到所述转向柱,与所述转向柱一起自由旋转,并且沿着所述转向柱的所述中心轴线被轴向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板能沿着所述中心轴线自由进行轴向平移,并且借助设置在所述致动器组件的壳体的键槽内的突起被抗旋转地固定。
9.一种转向系统,包括:
转向柱,用以定向在至少中心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限定中心轴线;
致动器组件,其与所述转向柱操作性连通,以提供转向辅助,所述致动器组件包括由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至少一个中间板限定的至少三个板,每个板限定供转向柱延伸通过的孔,其中每组相邻的板包括彼此面对的相应外轨道以及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设置在所述外轨道的径向内侧的、彼此面对的相应内轨道;
外球,设置在每组相邻的板的各相应外轨道中;
内球,设置在每组相邻的板的各相应内轨道中;以及
弹簧元件,与所述致动器组件一起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端板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偏置,
其中各所述外轨道和各所述内轨道限定一斜坡区域,各所述斜坡区域与所述弹簧元件一起布置成影响所述转向柱的旋转以返回至所述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外轨道和所述内轨道被构造为沿着相应轨道限定高程变化,
其中所述内轨道和所述外轨道彼此布置成限定所述轨道内的球行程的双向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弹簧元件与所述第二端板一起设置为,影响各所述球移向相应斜坡区域的最低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内轨道和所述外轨道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斜坡区域具有恒定的高程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未经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6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